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盟县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收藏
西盟县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西盟县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作     者:王兴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筱青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土地利用生态安全 模糊综合评价 景观生态安全度 人工园林 西盟县 

摘      要: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地球表层气候、水文、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要素,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利用变化被公认为是区域/全球环境变化的驱动力之一,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西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橡胶园、桉树、茶园、咖啡园等大面积人工园林种植取代了原有常绿阔叶林、灌木林、旱地和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有利于识别出区域生态安全限制性因子及优先治理区,为西盟县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以大面积人工园林种植区西盟县为研究区,由TM数据获取土地利用图,分析西盟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土地利用图与非遥感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从全县、乡镇、格网尺度及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间尺度上,分析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①2000年和2005年,西盟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与有林地为主;2010年西盟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有林地、旱地和橡胶园为主。十年间,橡胶园、桉树林和茶园呈现快速增长,其面积变化率分别为3351%、277%和269%;有林地、草地和旱地面积快速减少,其面积变化率为-20%、-34%和-2%。②200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增大,中课乡土地利用程度最低,岳宋乡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南康河与南卡江两岸、勐梭镇东部土地利用程度较高,而其它区域则较低。③十年间,南卡江、南康河与库杏河两岸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而其它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不剧烈。④十年间全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升高,而优势度则逐渐降低;在大面积橡胶园种植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增高。 (2)西盟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主要受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海拔、坡度、距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河流距离影响。其中,有林地影响因素为基本农田政策、距居民点距离和海拔;耕地影响因素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自然保护区政策、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乡村道路距离和海拔;橡胶园影响因素为海拔、距离乡镇距离和距河流距离;茶园影响因素为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基本农田政策;建设用地影响因素为距农村居民点距离、海拔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 (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①全县尺度,十年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先增后减;生态安全等级以不安全、临界安全和较安全为主;其空间特征为南卡江右岸、新厂河、南康河沿岸3500m缓冲范围内区域以及勐梭河东岸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性较差;而东北部、东南部及佛殿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性较好。②乡镇尺度,各乡镇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等级处于临界安全和较安全等级。中课乡生态安全性最好,勐卡镇和勐梭镇最差。③格网尺度,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于不安全、临界安全和较安全等级。水域的生态安全性最高,旱地的生态安全性最差,其排序为水域桉树林有林地水田茶园建设用地橡胶园灌木林草地旱地。 (4)景观生态度模型结果表明:①全县尺度,2000年至2010年间全区景观生态安全值由3.24下降到3.15,景观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2000年至2010年,景观生态安全由Ⅲ级向Ⅰ级和Ⅱ级转换,但Ⅲ级仍占区域较大比例。西盟县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东北、东南部高;南康河沿岸、南卡江东岸和新厂河两岸约2000m缓冲范围内区域低的分布格局;②乡镇尺度,中课乡景观生态安全最好,而勐梭镇最差。③各景观类型景观生态安全性按大小排列为有林地橡胶园灌木林桉树林茶园水域水田草地旱地建设用地。 (5)两种评价模型中全县尺度、乡镇尺度评价结果相似,评价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两种模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盟县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壤侵蚀、农村人均收入等众多因素,能较好反映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细节,其强调在保证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应该注重社会经济发展;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考虑因素较少,计算相对简单,能快速地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性进行评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