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川乱步文学中的怪诞美 ——以《芋虫》和《虫》为中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叶琳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205[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摘 要:江户川乱步是日本久负盛名的推理小说家,在日本文坛,他被誉为推理小说之父。乱步的推理小说译本在中国广为流行,例如《怪人十二面相》、《少年侦探团》等。在多数中国人看来,乱步是一个精于推理构造和手法的小说家。他开创了以逻辑至上的本格派并将此发扬光大,同时他在描写怪诞夸张的变格推理小说方面也成就非凡。他是变格派著名的代表作家,《阴.兽》、《人椅》、《顶阁里的散步者》等只是其代表作的一部分。乱步曾公开表示,他的本意是写本格派小说。但是他笔下的变格派小说,在当时比本格派小说更迎合大众。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对乱步的变格小说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在日本,虽然对乱步的作品进行分析的论文数量庞大,但是并非对其每一部小说都有详尽的论述。例如乱步在1929年创作的《芋虫》和《虫》这两部作品,在日本学界相关的论述和研究并不多。而中国学界自改革开放起才开始逐渐引进研究外国文学,对乱步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几篇《顶阁里的散步者》的作品论,以及乱步与横沟正史的作家论上。对此,笔者决定对中日双方均缺少研究的乱步变格派优秀作品《芋虫》和《虫》进行美学视角的分析。变格派的特点在于注重描写变态心理,内容大都阴森恐怖、怪诞不经、手法夸张。乱步的变格派小说,善于创造一个夸张独特而又极其怪诞的现实世界,并以主人公扭曲变态心理而出名。这与前苏联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巴赫金提出的怪诞现实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怪诞现实主义是一个研究怪诞的美学理论。它并不认为怪诞是丑陋不堪的,怪诞本身就表达了具有大众性的狂欢和积极向上之美。笔者运用怪诞现实主义理论,对江户川乱步的变格小说《芋虫》和《虫》进行剖析。通过作品分析,论述它们所表现的怪诞美。本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怪诞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解释了怪诞,这个词的历史来源与现代意义。而后,对乱步变格派小说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阐述乱步与怪诞小说之间的关系。其余三章,主要从血腥趣味、玩偶之爱和胎内愿望三个层面分析、阐释这两部作品怪诞美。其一,怪诞现实主义理论虽然对血腥并没有过多的论述,但是它所有的身体行为象征和特点,都是结合血腥这一特征来进行的,例如妊娠、性交、分尸等。而趣味正是迎合了怪诞现实主义之中的大众性。在怪诞现实主义的概念下,血腥趣味正是《芋虫》和《虫》两部作品所体现的怪诞美。这两部作品中的怪诞美是通过两大怪诞要素——眼睛和笑来实现的。针对眼睛和笑在两部作品中的发展转变,证明两部作品表现出了怪.诞的畸形美。其二,玩偶之爱是这两部作品的另一个特征。第一是主人公之间玩偶的待遇,第二是主人公之间不断扭曲的爱。怪诞现实主义的身体象征的表现手法之一,便是玩偶形象。由于《芋虫》和《虫》的男女主人公都有一定的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他们对爱慕之人的纯情逐渐演变成了畸形的爱情。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不再将对方视为人的强烈占有欲。而这种畸形爱情的演变过程和对玩偶的执着,正体现了两部作品的畸形美。其三,怪诞现实主义表现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世界的双重性。在《芋虫》和《虫》这两部作品中,这一双重性是通过胎内愿望的形式来表现的。胎内并非指真正的母胎内,而是象征着类似母胎的某种空间。而愿望则是由精神学家提出的在出生时与母亲分离后产生了不安和孤独感,导致想重新回到母胎内的一种天性。在《芋虫》和《虫》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们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物理环境下。男主人公为了实现这种愿望,便自然而然地要通过与视作母亲的女伴进行性交的方式来模拟在母胎内的感受。但是,性交并不能真正地解决心理上想回到胎内的问题。于是,男主人公便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行动,来更换被当作母胎的空间,来达到回到母胎的目的。胎内愿望带来的是空间的转换,正象征着一种重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