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 收藏
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

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

作     者:吴燕芹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国彪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主      题:晚白垩世 有孔虫 放射虫 冷泉碳酸盐岩 卡堆 日喀则 

摘      要:古海洋冷泉区甲烷渗漏对海相沉积影响深刻。冷泉广泛形成于大陆边缘斜坡,与甲烷温室气体、极端环境的生物、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等关系密切,近年来在地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前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地层中代表古代冷泉活动的自生碳酸盐岩及生物化石均有发现,但很少有关我国大陆范围内发现古冷泉沉积的报道。本文对西藏日喀则晚白垩世冷泉碳酸盐岩进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生物地层等方面的研究,重点聚焦研究区冷泉碳酸盐岩地层年代的厘定。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大多呈结核状,产出于日喀则弧前盆地的深水浊流沉积地层中。外部形态主要有近花生状、姜状、管状等,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冷泉碳酸盐岩结核的内部发育有泥微晶凝块和团块,在这些凝块及团块中有草莓状自行到半自形黄铁矿零散分布。另外,对冷泉碳酸盐岩结核进行δ13C和δ18O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δ13C值呈现明显负偏(-23.8%),与正常海相沉积中δ13C值相比有明显差别。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以上特征说明了曾有冷泉甲烷渗漏活动发生在晚白垩世时期的日喀则弧前盆地。实测剖面所在地—西藏日喀则卡堆东部地区有大量的冷泉碳酸盐岩结核产出。本次研究在结核及其围岩中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有孔虫及放射虫等化石。其中有孔虫计有18属34种,放射虫计有10属22种。它们大多为晚白垩纪赛诺曼期的有孔虫或放射虫分子。因此,根据其所含化石组合的特征,将研究区冷泉碳酸盐岩所赋地层的时代厘定为晚白垩世赛诺曼期。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认为,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海底在晚白垩世赛诺曼期曾有冷泉甲烷渗漏活动,西藏日喀则地区产出有冷泉碳酸盐岩沉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