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文化外交 ——以教育交流为例 收藏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文化外交 ——以教育交流为例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文化外交 ——以教育交流为例

作     者:马军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范丽萍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30207[法学-国际关系]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主      题:文化外交 教育文化交流 杜鲁门 富布赖特项目 

摘      要:冷战爆发后,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展开了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激烈争夺与对抗。此外,在文化宣传领域双方也展开争夺,美国运用文化外交的方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目的是使世界了解美国,产生对美国“自由制度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好感与认同。为此,美国制定了专门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政策,图书项目,教育交流项目,电影宣传等文化交流项目便成为美国实现其目的的手段。美国运用多重文化手段来抵制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阵营输出其意识形态,培养“亲美势力。本论文将基于梳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对杜鲁门任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政策进行论述。目前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史实还有挖掘的空间,论文选取杜鲁门任期(1945-1953)这一历史时段来考察美国文化外交。之所以选择这段历史,一方面,从国际关系来看,是因为这段时间正值二战结束之际、冷战即将爆发之时。另一方面,从中国国内来看,二战结束不久,国共两党之间爆发内战,突变的国际局势给中国国内形势带来深刻影响。从文化外交来看,冷战时期,文化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外交得到美苏两国的普遍重视,美国的文化外交策略对中国具有深刻影响。本论文以教育交流作为主线,从杜鲁门政府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目标、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美国文化外交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时期文化外交在美国外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论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前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依据、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美文化交流的缘起和发展,主要分三个部分对杜鲁门政府之前中美两国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梳理,幼童留美开启了中美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序幕,此后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经历了庚款留美与二战时期中美文化交流两个阶段,中美教育交流既有传承,同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二章杜鲁门对华文化外交的目标与策略,着重考察杜鲁门时期美国对文化外交的重视以及文化外交在美国对外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运用文化手段开展国际交流的代表,是因为美国文化的特性,美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互为支撑,共同构建了战后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为了实现不同的外交目标,美国领导层制定了不同的外交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华教育文化交流,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美国在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统一的中国,因此美国与国民党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文化交流。美国希望通过对蒋介石的援助,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而这个政府是倾向于美国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曾一度放弃台湾,但是冷战的全面爆发,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促进美国重新开始支持国民党,美国在台湾开展了许多文化交流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台湾的实力。第四章选择美国最早在中国实施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富布赖特项目作为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一个个案来更进一步地论述美国对华文化交流。富布赖特项目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的文化交流项目。对近代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当今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结语部分提炼全文观点,阐述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对美国、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对华文化外交是美国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它沿袭了近代以来美国文化外交的传统,又奠定了战后文化外交的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