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人”群像研究——论王丽萍家庭伦理剧中的丈夫形象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卫平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摘 要:家庭伦理剧一直是电视荧屏的宠儿,占据着电视荧屏的大片江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十足的女人戏,也不遗余力的塑造了各类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女性形象。相比于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塑造也都凝聚着编剧们的心血,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男性形象,同样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类似于宋大成、张大民、宋建平、刘易阳、余味等出现在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都在荧屏之外引发了观众热烈的讨论。男性形象或者丈夫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吸引观众收视的制胜法宝之一。 纵观家庭伦理剧,从之前说一不二、拥有家庭主导地位的“家庭霸主,到现在火热荧屏的各色“国民女婿、“国民丈夫,其丈夫形象的塑造有着从话语霸权的“大男人到居家“小男人变化的轨迹。在如今的电视荧屏上,类似于《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余味、《蜗居》里的小贝、《裸婚时代》里的刘易阳、《夫妻那些事》中的唐鹏、《AA制生活》里的韩心……这样一种“小男人的集群化的出现并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笔者更是发现,编剧王丽萍尤其钟爱塑造“小男人形象,在她家喻户晓的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余味、《我的美丽人生》中的金波、《双城生活》中的徐嘉惠以及《媳妇的美好宣言》里的余快都是鲜活的“小男人,也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从火热荧屏的“小男人形象入手,以王丽萍编剧的家庭伦理剧为文本分析对象,对王丽萍的经历和创作风格做了论述,对家庭伦理剧中表现出的丈夫形象从“大男人到“小男人变化轨迹做了阐释,同时归纳了“小男人这类丈夫形象的群像特征,进而从伦理文化、女性话语提高、消费语境、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对这种群像出现的原因做了探讨,得出“小男人群像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对于和谐婚姻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