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薇安』日訳本の言語特徴 ——受容美学の観点から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欣荣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205[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安妮宝贝,浙江宁波人,其已出版发行的所有小说都登上了畅销榜,成名作《告别薇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2000年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作品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并已介绍到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区。 《告别薇安》这部小说的译者泉京鹿也是近年新起的翻译家,5年内她翻译了《妞妞》,《水煮西游》,《兄弟》等7本畅销小说,在日本和中国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对于翻译效果,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了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1和W.伊泽尔2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同时,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 本论文拟以泉京鹿的译作为研究对象,将译作与安妮宝贝的原作进行对比,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译作的语言特征,并希望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日后的研究方向,即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日本读者对中国90年代以后的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本文构成: 本文由摘要、目录、序论、先行研究和问题点的所在、本论、结论、注解、参考文献、谢词,这九部分组成。 序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 先行研究部分总结归纳了笔者能力范围内能够查找到的关于安妮宝贝作品的论文,并对其中的观点做了综述,并提出了这些论文没有涉及到的方面以及与本论文的不同点。 本论部分对泉京鹿的翻译活动进行了综述,及国内外读者对安妮宝贝的小说《告别薇安》的评价。从名词、句子、修辞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告别薇安》的日译本,指出泉京鹿的几个翻译特色,第一,为了最大化小说中富有强大渲染力的词汇作用,对词汇的选择严格进行筛选,尤其是在名词的翻译上,做了一些修正和易于日本读者接受的调整;第二,句法方面,注意到日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结构形式,对其句法成分灵活掌控,做到恰到好处。第三,基于小说的特性,突出了修辞手段的效果,确保了小说的美学价值。除了比喻,反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外还还原了原作具有中文语言特色的顶针,列锦等语言手段,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性格,也迎合了原作者的创作风格。 结论,总结全文,指出不足并提出以后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