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对欧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收藏
中国对欧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19...

中国对欧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1997年以来的数据

作     者:祝明侠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孔庆峰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主      题:对欧出口 出口影响因素 VAR模型 脉冲分析 

摘      要:出口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由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中欧建交初期,双边贸易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97年,中国首次出现对欧贸易顺差,此后,对欧出口贸易关系不断加强。201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为3390.0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5.34%,同比增长1.1%。 中国对欧出口主要国家分别是德、荷、英、意、法、西等六国。近年来,中国对欧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比持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比不断上升。欧盟自中国进口额稳步上升,逐渐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快速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对欧出口商品中,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原材料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本附加值少,政府对出口贸易的补贴政策贯彻不彻底等。 现有对中欧经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热点问题上,缺少对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以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中国对欧出口贸易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对出口影响因素的总结和模型构建,从货币供应量、相对价格、汇率波动、贸易政策和消费者预期等途径就影响中国对欧出口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初步了解各要素变动与中国对欧出口贸易额波动之间的关系。然后,选取1997年1月至2013年8月中国对欧元区出口贸易月度数据以及欧元区M3,欧元区失业率,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中欧汇率,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总指数等变量进行逐步回归,选取最具解释力的变量,在对样本进行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差分、滞后处理,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发现,欧元区货币供应量和中欧汇率等变量一期滞后系数与中国对欧出口额正相关,失业率、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和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等变量一期滞后系数与中国对欧出口额负相关。解释变量中,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欧元区失业率对中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高。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在4期后对中国出口额的影响增大,贡献率最高值为7.69%。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欧元区货币供应量、中国对欧出口价格总指数和中欧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变量对出口额的贡献率较小。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就对欧出口贸易中趋利避害提出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