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产生机制:社会公正感与政治信任的作用 收藏
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产生机制:社会公正感与政治信任的作用

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产生机制:社会公正感与政治信任的作用

作     者:陈立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江平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主      题:社会公正感 政治信任 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 

摘      要: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在与政府的互动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表现出合作和冲突两种倾向。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政府必须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合作,减少冲突的发生。因此,必须了解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本研究将着重探讨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的内涵及产生机制。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初步确定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问卷的初始版,初步施测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形成了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的量表,确定了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问卷的4个维度,分别是:自治选举、公民意识、个体主动性和政策参与,共20个项目;其后,对644名被试进行施测,对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都是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的个体因素,并且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公民意识个体主动性自治选举政策参与;同时,通过文献分析,认为民众对社会公正的感知将影响民众的政治信任度进而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将社会公正感和政治信任作为前因变量,探讨了社会公正感、政治信任和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公正感与政治信任正向预测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政治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最终提出了社会公正感与政治信任影响合作行为的路径模型,在理论上,深化和拓展了本领域的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增加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并在减少冲突、改进政府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