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内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结构十年变化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郄光发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90706[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9[农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五环内18处公园、23处居住区、34处专属单位、174条道路与7条水岸林树种组成结构的调查,对比分析了2006年至2016年间城区不同类型城市森林主要树种的应用数量、使用频度、覆盖度和重要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的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森林的改造提升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6年到2016年间,各类型城市森林的树种组成结构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同类型研究区域的变化差异不同,其中居住区、专属单位的变化较大,而公园、道路与水岸林带的变化相对较小。2.从居住区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来看,居住区整体绿化状况明显改善,林木密度、树种种类均显著增加,树种结构更加合理亲民,毛白杨、臭椿、侧柏等植源性致敏树种或生长适应性较差的树种数量逐渐减少,而香椿、银杏、悬铃木、西府海棠等群众喜爱的树种日益增加,国槐、白蜡、圆柏、毛白杨、悬铃木、香椿成为目前居住区重要值最高的骨干树种。但是居住区绿量并未得到有效提升,整体覆盖度下降了4.73%,绿量空间不能满足民生需求,立地环境条件依然较差。3.从专属单位区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来看,专属单位整体绿化状况改善比较显著,林木密度、种类均明显增加,分别增至十年前的1.19倍、1.53倍。数量最多的20种主要树种的种类变化较大,黄栌、栾树、榆叶梅、碧桃、核桃等观赏树种逐渐替代了长势较差的侧柏、加杨、柿树、旱柳、龙柏、臭椿,并成为专属单位区新的主要树种,而国槐、毛白杨、圆柏、银杏、雪松、油松则依旧是专属单位内重要值最高的骨干树种。另外,大树截干现象较十年前增加了27.81%,而新植树种以小规格的景观树为主,专属单为区整体绿化覆盖度下降4.15%,后期绿量增加潜力较大。4.从公园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来看,整体上未发生大的变化,树木密度、频度、种类、乔灌木比例几乎与十年前保持一致。但主要树种种类发生了一定的变动,十年前作为主要树种的侧柏、连翘、黄刺玫、迎春被臭椿、玉兰、旱柳、碧桃所替代,国槐、绦柳、毛白杨、圆柏、油松、海棠成为目前公园内重要值最高的骨干树种。另外,公园的整体绿量较十年前有所提升,整体覆盖度增加了3.78%,但目前仍有部分公园树种配置手法相对单一,森林美景度较低。5.从道路与水岸林带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来看,整体变化程度较小,树木密度、种类、乔灌木比例也几乎与十年前相同,仅有44条道路部分区段发生小范围的树种更换现象。主要树种种类变化不大,国槐、毛白杨、银杏、悬铃木、栾树是目前道路与水岸林带重要值最高的骨干树种,碧桃、核桃、玉兰替代了侧柏、雪松、青桐,成为新的主要树种。另外,行道树的截干现象最为严重,比十年前增加了30.48%,且树种结构单一,常用树种仅为10余种,数量分布不均,道路形成以国槐为主,其他几种树种为辅的组成模式,水岸林带则形成以绦柳为主,其他树种点缀的组成结构模式。6.近10年,北京五环内城市森林还处在树种频繁变化的阶段,尤其是居住区与专属单位内,大量高大乔木被截干或遭到砍伐,林木立地条件较差,整体绿化不高,且植物配置模式仍较单一。在目前城市绿化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适当补植高大阔叶乔木树种,合理利用灌、腾、草形成复层结构,加强林木养护管理和林下地表环境的改善,综合增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和植物景观层次,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