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村官职务犯罪研究 收藏
村官职务犯罪研究

村官职务犯罪研究

作     者:杨瑶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杜雄柏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104[法学-刑法学] 

主      题:村官职务犯罪 心理失衡 制度缺失 强化监督 

摘      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然而,我们看到村官职务犯罪这一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现象也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目前更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由此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极大地危害农村社会稳定,严重地削弱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因此有必要对村官职务犯罪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研究村官职务犯罪,必须先界定村官的身份和范围。村官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村民选举产生或由乡镇政府委任,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并在一定范围内代表政府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村委会成员、村级党组织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属于村官职务犯罪主体的范围。掌握准确的现实状况才能更好地分析村官职务犯罪的成因,进而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现实状况是:经济型犯罪居多,作案手段复杂多样;犯罪主体多为村级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串案、窝案现象突出;涉案村官生活作风问题较为突出;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犯罪发生地域性明显。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相关案例和资料的剖析,总结导致村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因。村官自身文化素质低、民主和自律意识淡薄、且缺乏法治教育导致人治思想严重是主体原因;村官选任机制的不健全、村级基层组织权力的过于集中、监督制约机制的欠缺、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以及村务公开的不到位是体制原因;防治村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存在缺陷、司法权责不明以及执法不严是法律原因。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村官职务犯罪,有必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防治对策。针对犯罪主体,应加强思想、文化和法制教育,同时完善村官生活保障制度,打造一支文化素质高、依法行事、执政为民以及积极向上的村官队伍;针对体制上的原因,要从完善村官选举、明确公权力合理使用、健全监督体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落实村务公开制度这五个方面完善农村基层管理,从而保证村官的整体素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提高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以更有效地杜绝村官的贪腐行为;针对法律制度的缺失,应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厘清部门管辖职责以及严格执法,从而明确村官职责地位,达到增强惩治犯罪的法治能力的目的,最终做到有效追诉、打击和预防村官职务犯罪。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