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型理论还原的不可能性分析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董国安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8[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摘 要:基于理论结构的句法观,科学哲学家内格尔最早建立了清晰的理论还原模型,给出了理论还原的分类,提出了理论还原的形式条件与非形式条件。后来,斯盖夫耐尔(K. Schaffner)提出了一般还原模型(the General Reduction Model)及一般还原——取代模型(The general Reduction——Replacement Model)。斯盖夫耐尔的还原模型都是对内格尔模型的修正与弱化,没有突破理论的句法观统。 本人以为,如果象句法观那样把理论看成是公理化的命题演算系统,那么,理论之间的还原就只能是命题之间的等值翻译。换言之,内格尔与斯盖夫耐尔的还原模型都属于逐句翻译型理论还原。首先,在形式模型内部存在着矛盾,外延与意义的要求不一致。依可连接性条件,还原函数中两个理论的术语只具有共同的外延,而依可推导性条件,两个理论的术语应具有相同的意义,否则,就违背了逻辑同一律。其次,从科学史来看,还原论者所坚持的逐句翻译型理论还原是不存在的,反还原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理论还原都是不存在的断言是不合理的。最后,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及霍尔等对理论还原提出异议时,针对的是逐句翻译型理论还原,断言的却是一切理论还原不可能。虽然基于句法观的理论还原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类型的理论还原都不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