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及收敛性研究 收藏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及收敛性研究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及收敛性研究

作     者:陈淑艳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唐建荣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碳强度 区域差异 驱动因素 收敛性 

摘      要:节能减排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任务,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首超欧盟,加快国内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碳减排工作,在2014年11月的APEC中美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政府首次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表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但是,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区域碳排放差异巨大,一刀切的碳减排政策并不适用于所有区域,碳减排必须分区域进行。本研究基于低碳经济、非均衡发展和经济增长收敛等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驱动因素以及收敛态势进行深入研讨,为我国实现202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制定区域差异化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碳强度及碳排放收敛性的文献,在测算1997-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碳强度基础上,利用标准差和泰尔指数分析了我国的区域碳强度差异;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探讨我国碳强度驱动因素;采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模型研究了我国碳强度的区域收敛性;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差异化碳减排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碳强度的格局分析和区域差异研究显示:1997-2012年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强度状态稳定基本维持在4.0以下,两者都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全国碳强度差异巨大,但存在缩小趋势;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对全国碳强度差异的贡献率最高,北部沿海地区的碳强度差异贡献率近几年来不断升高,因此,要重点解决这三个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来缩小整体差异。2、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的碳强度驱动因素分析显示:在1997-2012年之间,人口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强度的持续降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推动碳强度下降,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加碳强度,因此,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必须考虑通过多种途径来降低碳排放强度。3、基于收敛模型的碳强度收敛性研究显示:在1997-2012年之间,全国碳强度不存在σ收敛,存在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绝对β收敛趋势微弱,持续的政策干预对于碳强度差异的缩小必不可少;西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碳强度存在σ收敛,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及西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其中,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表现出了迅猛的碳强度下降速度;同时,东北、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北地区存在条件β收敛,8个指标对碳强度收敛的影响分区域而异,未来的减排政策必须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区域自主性和灵活性。4、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提出我国目前碳减排的可能路径:多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重心,降低能源强度;多途径促进技术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多思路规划低碳城市,加强低碳人才培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