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 收藏
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

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

作     者:王晓旭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章明奎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主      题:发生特性 系统分类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浙江 

摘      要:浙江省的气候、地形、地质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决定了该省特有的土壤形成过程、发生特性,及土壤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为了定量分类浙江省的土壤类型,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四个不同土壤分布区的典型土壤剖面29个,采用田间剖面描述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的发生学特性;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这些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探讨了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中的高级单元归属。 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的18个林地、旱地土壤剖面分化明显,土体发育深厚,土壤结构由表层团粒/团块状结构逐渐向下过渡到块状结构。土壤颜色以黄棕色和红棕色为主,表土颜色相对较暗。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含量占较大比重,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研究土壤因成土条件的不同,其风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少数土壤剖面淋淀形成了黏化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因利用方式和水热差异不同而变异较大;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致酸离子主要为Al3+,盐基多不饱和。由于母质差异,土壤全铁含量差异较大,铁的游离度均超过40%,具有铁质特性。表层土壤氮素丰富,有效磷缺乏,钾素因成土母质和施肥情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态。林地和旱地土壤随海拔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土壤粘粒含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升高,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铁的游离度减小而活化度增加,土壤发育程度降低。 (2)研究的11个水田土壤剖面分化明显,多数剖面发育深厚,土壤结构由表层团粒/团块状结构向下过渡到棱块状或块状结构。土壤颜色以黄棕色或灰黄色为主。其中的04、07、12、22号4个土壤剖面因长期被水饱和,具有潜育特征。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粒含量占有较大的比重,质地均为壤土。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土壤酸化较为明显;表土有机质积累明显。土壤全铁和晶胶率具有从表层向底土层增加的趋势,而活性铁和络合铁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其中,04、12、14、22、24、26、28号7个剖面具有明显的铁聚现象,01、03、06、07号4个剖面形成了灰色的铁渗淋亚层。水田耕作层土壤在养分上表现为:氮素丰富,有效磷缺乏,钾素因土壤管理不同而呈现有丰富缺乏的变化。 (3)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鉴别指标,研究土壤共划分出10个诊断层和11个诊断特性。诊断层包括淡薄表层、肥熟表层、水耕表层、漂白层、低活性富铁层、聚铁网纹层、磷质耕作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黏化层和雏形层;诊断特性包括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准石质接触面、人为搅动层次、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温度状况、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腐殖质特性、铁质特性、铝质特性、盐基饱和度。 (4)研究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可鉴别出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土纲、7个亚纲、11个土类和19个亚类。其中,林地、旱地土壤可划分为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土纲、6个亚纲、8个土类和13个亚类。水田土壤可划分为人为土1个土纲、1个亚纲、3个土类和6个亚类。 通过研究为每个代表性土壤找到了在系统分类中的位置,避免了因人们主观意识的差异引起的分类不同。为土壤评比、土壤管理、土壤制图以及土壤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为土壤基层分类—土族、土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土壤分类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