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苎麻与南方主要牧草的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收藏
苎麻与南方主要牧草的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苎麻与南方主要牧草的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作     者:朱涛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熊和平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主      题:苎麻 牧草 产量 饲用品质 收割高度 

摘      要:饲料匮乏,尤其是蛋白饲料紧缺,是限制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南方地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苎麻嫩茎叶营养丰富,可以和苜蓿相媲美,粗蛋白含量较高,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不适宜苜蓿等北方优质牧草的种植,而苎麻的生态适应性强,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且可获得很高的生物产量。因此,苎麻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蛋白质饲料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饲用苎麻的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苎麻与其他牧草的比较研究未见报道,有关苎麻整株作饲草开发利用时的合理收割高度问题报道较少。 本研究以中饲苎1号、NC03和中苎2号3个苎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苎麻和2种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牧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多年生黑麦草)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草产量、营养品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找出苎麻作牧草利用的优缺点,为以后饲用苎麻的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本研究还以中苎1号和中苎2号两个苎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收获高度下苎麻的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和叶茎比进行测定,以期为苎麻整株作反刍动物饲草开发利用时确定合理的收割高度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3个试验苎麻品种的鲜草和干草年产量均低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但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P0.05)。本试验中苎麻的鲜草年产量平均在90t/hm2·a,干草年产量平均在12t/hm2·a,鲜草年产量比多年生黑麦草的两倍还多。3个苎麻品种中鲜草年产量最高的是中苎2号,干草年产量最高的是中饲苎2号,NC03的鲜草和干草年产量在3个苎麻品种中均最低。 (2)3个试验苎麻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多年生黑麦草(P0.05)。试验苎麻的粗蛋白含量均在18%以上,中饲苎1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1.20%,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粗蛋白含量仅为10.59%。中苎2号的粗蛋白含量(19.47%)仅次于中饲苎1号,NC03(18.66%)在3个苎麻品种中粗蛋白含量最低。 (3)中饲苎1号和中苎2号的粗蛋白年产量均显著高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多年生黑麦草(P0.05)。中饲苎1号的粗蛋白年产量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高40%左右,是多年生黑麦草的两倍以上。3个苎麻品种中NC03的粗蛋白年产量最低,但也略高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 (4)3个试验苎麻品种的鲜干比相比于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高,多年生黑麦草的鲜干比最低。3个苎麻品种中中饲苎1号的鲜干比最低。因此,与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相比,苎麻晾制干草的性能相对较差,宜于鲜饲。 (5)3个苎麻品种中中饲苎1号的发蔸能力最强,其次是中苎2号,NC03的发蔸能力相对较差。本试验中,苎麻的前三次刈割收获对其分株数影响较大,随收获次数增加,分株数显著增多,第四次刈割收获以后苎麻的分株数基本保持稳定。 (6)新栽苎麻破杆时鲜草、干草和粗蛋白产量较低,鲜草产量仅为第四次收获时的60%左右,干草和粗蛋白产量约为第四次的80%。苎麻营养品质受收获茬次的影响较小,和破杆时相比,第四次收获时3种苎麻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未有显著变化。 (7)随收割高度的增加,苎麻叶、茎及总干物质产量均逐步增加,同时收获时间延迟,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本研究中80cm收割高度下的苎麻叶、茎粗蛋白含量和叶茎比均显著高于100cm和120cm的收割高度,叶、茎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低于100cm和120cm,同时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60cm,生长时间相对100cm和120cm分别缩短了8d和13d。此外,中苎1号在80cm收割高度下的粗蛋白日增产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收割高度。所以,综合考虑产量、营养品质及生产成本等因素,中苎1号和中苎2号作为反刍动物饲草利用时80cm是最佳收获高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