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芪优势种质资源引选研究 收藏
黄芪优势种质资源引选研究

黄芪优势种质资源引选研究

作     者:米美多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代晓华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黄芪 种质资源 耐旱性 药用成分 引选 

摘      要:黄芪是宁夏道地药材之一,也是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的药材,在长期种植的过程中,种子质量退化、种子混杂严重,种源不清。本实验针对黄芪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全国各地产区引选了 32个黄芪种源,运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耐旱和药用成分高的黄芪种源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测定了 23个种源一年生大田黄芪的根系特征、荧光特性、保护酶活性、生物膜特性、可溶性糖含量,各种源间有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 6个贡献率较大的指标:根粗、CAT 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初始荧光,聚类分析将23个种源黄芪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为高抗旱种源材料,包括1号、8号、3号、4号、2号、24号;第二类为中抗旱种源材料,包括5号、18号、21号、13号、22号、17号、19号、6号、9号、11号、10号;第三类为弱抗旱种源材料,包括7号、12号、20号、14号、15号、16号。从种源材料来源上看,聚类同类的种源材料有一定的地域性,第一类主要是宁夏南部的种源,抗旱性较强;第二类以宁夏彭阳和中部吴忠市、中国中部省份来源的种子;第三类种子来源不具明显地域性。一年生盆栽试验的18个种源材料中,用10%PEG人工模拟干旱,测定了幼苗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用相对值(处理后指标/处理前指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8个种源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高抗旱种源材料,包括1号、11号、9号、10号、4号,第二类中抗旱种源材料,包括5号、7号、6号、12号、14号。第三类弱抗旱种源材料,包括13号、19号、20号、21号、24号、16号、18号、22号。第一类主要是宁夏南部的种源,抗旱性较强;第二类主要是宁夏固原地区和甘肃地区;第三类种子来源不具明显地域性。分析大田二年生黄芪14个种源材料的根系特性、保护酶活性、生物膜特性、可溶性糖含量、黄酮含量、皂甙含量,其中皂甙含量各种源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各种源材料间有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筛选出5个贡献率较大的指标:POD酶活性、SOD酶活性、CAT酶活性、膜透性、根长,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分为高抗旱、中度抗旱、弱抗旱和不抗旱四类,25号、37号、32号、铁芪是高抗旱,主要来源宁夏南部地区和唐山;第二类中度抗旱,包括31号、33号,主要来源于宁夏固原地区;第三类弱抗旱,包括26号、36号、27号,来源于宁夏南部山区;第四类抗旱性差,包括28号、29号、35号、30号、34号,主要来源于宁夏固原地区。32号、35号、铁芪、33号、27号31号种源材料产量较大;野生、28号、25号、32号、33号、37号、36号、26号黄酮含量较高;26号、35号、33号、29号、36号、37号、32号、31号皂甙含量较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