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匿名情境下不诚实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桑标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2[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了高级的道德推理能力,又还没有发展出非常成熟的行为调控能力。《华盛顿邮报》2008年的调查显示,64%的学生报告在过去一年里考试作弊一次,38%的学生作弊两次或更多。McAfee2012年的发布的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显示,有近一半的青少年报告曾经使用网络在考试中作弊。 青少年不诚实行为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保持诚实的青少年仅仅是因为害怕被惩罚么?如果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是否人人都会因为利益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呢?什么样的情境会使青少年更倾向于做出不诚实的行为呢?传统的研究中,研究者较多地采用自我报告的形式来统计此类行为,或者利用道德判断等相关变量来预测道德行为,而没有在真实的情境下研究青少年真正的行为反应。 本研究采用数字矩阵范式的变式,在现场实验的情境下,用匿名的方式控制行为风险,测量被试在低风险下的不诚实行为,探究不诚实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一设置了收益获得情境和损失厌恶情境,探究青少年对物质奖励的收益获得动机和损失避免动机对不诚实行为的激发作用,以及自我概念维持动机对不诚实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二设置了非道德推脱情境和道德推脱情境,探究道德推脱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研究三采用道德推脱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尊水平量表考察了个体的道德推脱水平、成就动机水平和自尊水平,探究这三个个体变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在有收益且低风险情境下,约有一半的被试会做出不诚实行为。 2.大部分做出不诚实行为的个体会因为自我概念维持的动机将不诚实行为保持在一定程度之内。 3.损失厌恶动机比收益获得动机能引发更大程度的不诚实行为。 4.道德推脱情境下被试会做出更大程度的不诚实行为。 5.道德推脱水平较高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不诚实行为。 6.成就动机水平较高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不诚实行为。 7.自尊水平较低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不诚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