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芪多糖调理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收藏
黄芪多糖调理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黄芪多糖调理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     者:黄翠兰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詹剑华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黄芪多糖 烫伤 免疫紊乱 T淋巴细胞亚群 s-IgA 

摘      要:目的: 1、观察黄芪多糖对烫伤大鼠肠黏膜PP结淋巴细胞亚群、肠黏液s-IgA水平、肠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2、了解黄芪多糖对烫伤大鼠肠道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和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 3、为严重烧伤病人的免疫治疗寻找理论依据,探索调理烧伤病人肠道免疫功能的方法,开辟烧伤感染治疗的新思路。 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的SD大鼠130只(南昌大学医学院动科部提供),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0)g,用抽签法将动物随机分成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n=10)、单纯烫伤组(B组,n=30)、黄芪多糖低剂量组(C组,n=30)、黄芪多糖中剂量组(D组,n=30)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E组,n=30)。A组给予造成成37℃假烫伤模型,B、C、D、E组,烫伤前一日用8%硫化钠给实验大鼠去毛,去毛面积约40%体表面积。大鼠烫伤前12h给予禁饮禁食,称重后5%盐酸氯胺酮(2ml/kg)腹腔麻醉[1]。采用本烧伤研究所自制的蒸汽烫伤控制器,参照文献[2]设定压力为4Mpa,温度为108℃,时间持续8s,造成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烫伤(病理切片证实)。烫伤后根据烧伤Parkland补液公式(4m1·kg-1·%TBSA-1),立即给予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氏液抗休克治疗,创面给予擦碘伏处理,2次/d。C组、D组、E组于伤后2小时分别以黄芪多糖***-1、***-1、***-1不同剂量,配成0.5ml溶液腹腔注射,1次/天,持续14天,B组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组于假烫伤后全部活杀取材送检,其结果作为正常参考值和烫伤组大鼠烫伤前的参考值。B组、C组、D组、E组分别于伤后3、7、14天各取10只活杀,取靠近回盲部的回肠黏膜做病理,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验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CD3十、CD4十、CD8十、CD4十CD25十)的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2-PEG)法测定肠道s-IgA。 结果: 1、肠黏膜PP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大鼠肠黏膜PP结各时相点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CD4+CD25+、CD8+升高(P0.05);C组与B组比较、D组与C组比较、E组与D组比较,大鼠肠黏膜PP结CD3+、CD4+、CD4+/CD8+比值均有回升,CD4+CD25+、CD8+降低(P0.05或P0.01),且C组、D组、E组随着黄芪多糖剂量的增加,上述各项指标检测数值与正常对照组A组越接近。 2、肠道s-IgA的变化: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肠道s-IgA水平均下降(P0.05);C组与B组比较、D组与C组比较、E组与D组比较各时相点均明显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肠黏膜病理形态的变化:对照组大鼠光镜下可见肠道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完整,绒毛无水肿,排列整齐,固有层内有少量淋巴细胞,腺体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烫伤后3天,烫伤组(单纯烫伤组及黄芪多糖低、中浓度、黄芪多糖高浓度组)肠黏膜病理形态发生均可见明显损伤:小肠黏膜绒毛高度水肿,上皮细胞大片坏死、脱落,中央乳糜管扩张,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固有层下大量中性细胞浸润,固有层内腺体灶性区域坏死;伤后第7天,黄芪多糖各组肠黏膜可见开始修复,14天后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几乎恢复正常。烧伤模型组14天后仍未见明显恢复。 结论: 1、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肠道的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肠道PP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CD4+CD25+、CD8+升高,肠道s-IgA水平下降。 2、黄芪多糖注射治疗可调节烫伤大鼠肠道PP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促进肠黏膜s-IgA分泌,改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促进肠黏膜恢复。 3、黄芪多糖能有效调节大鼠肠道免疫功能,促进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和肠道黏膜的恢复,其调理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