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榛子扦插繁殖技术及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 收藏
榛子扦插繁殖技术及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

榛子扦插繁殖技术及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

作     者:李大威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素娟

授予年度:2008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主      题:杂交榛 欧榛 生根率 激素 解剖构造 

摘      要:榛子为榛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linn)植物,是世界上四大干果之一,经济价值高,但因限于种子,压条,嫁接等繁殖方法的限制,榛子优良品种的扩繁及栽培技术一直亟待解决,扦插繁殖技术用于榛子繁殖具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和欧榛(Corylus avellan L)为对象,采集其树冠枝条、根基部和截干萌发的枝条制穗,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于不同基质中,对两个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从生理生化和解剖学角度,对不定根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如下: 1.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1)杂交榛和欧榛均适宜进行嫩枝扦插,其中7月5日的扦插试验效果最好,其生根率高、不定根数多,而且翌年春季能萌发新梢。 (2 )综合对比I B A (吲哚丁酸)、N A A (奈乙酸)、1 IB A + 1 N A A、A B T1 (生根粉1号)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促根效果,以经100 mg·L-1IBA处理2h扦插于混合基质(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为2:1)中最利于诱导插穗生根。 (3)就插穗来源而言,采用截干萌条制穗进行扦插,其生根效果最好。 (4)欧榛扦插苗的越冬保存率高于杂交榛,温室及小拱棚有利于提高越冬保存率。 2.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 (1)在不同情况下,生根率与插穗体内单一的某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但与IAA(吲哚丁酸)/ABA(脱落酸)的比值总呈正相关关系;营养水平影响插穗生根,欧榛和杂交榛生根率与C/N呈正比;酚类物质含量与生根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插穗内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生根率也逐渐增高;经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后,插穗内源激素水平明显增高。 (2)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插穗内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后又升高,ZT(玉米素)和GA3(赤霉素)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AB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降低。IAA/ABA和C/N的比值在整个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基本处于不断升高的趋势;酚类物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生根过程中三种酶活性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3)欧榛不定根的发生属诱生根原基类型,其不定根原基发生于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可产生于插穗下切口边缘或下切口上方的1-3cm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