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顺腑汤灌肠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邱向红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摘 要:肠套叠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套叠处理不及时会导致肠梗阻而进一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以及感染、中毒,甚者还会导致肠管坏死、脱水和休克。所以,如何及时有效治疗肠套叠成为小儿外科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大类,其中保守治疗主要为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复位及肠切除吻合术。由于小儿肠套叠多发生于3岁以下,考虑小儿体质的特殊情况及对手术的耐受性,故以保守治疗为首要治疗方法。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均需在X线引导下进行,此方法虽然操作较简便,但是在灌肠复位过程中造成患儿长时间受X线照射,这对于患儿将来的生长发育及血液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B超探导下的水压复位可有效避免X线对患儿的损害。 目的:提高对B超探导下行中药灌肠的操作要点及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疗效等临床价值的认识;评价健脾顺腑汤对患儿肠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婴幼儿肠套叠100例,治疗组50例,先予补液及镇静解痉等处理,然后在B超指导下行中药灌肠治疗。灌肠成功者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并予以口服活性碳评估治疗效果;对照组50例,经镇静解痉补液处理后,用传统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法复位。 结果:实验组50例患儿经B超探导下中药灌肠治疗47例复位成功,成功率高达94.0%,2例中药灌肠复位失败后转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例需手术复位,无肠坏死切除病例,所有复位成功的患儿在B超检查确认复位成功后,继续予补液、抗炎和支持治疗。复位后用液状石腊油5ml与0.5-1.0g的活性碳粉灌服。47例中药灌肠复位的患儿在服用活性碳后,45例在4-6小时后排出的大便中可见黑色碳剂,另2例在8小时内亦排出黑色碳剂,47例患儿留院治疗观察2-3日后出院。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空气复位治疗,49例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8.0%。 结论:健脾顺腑汤中药灌肠治疗,不但可利用水液汤剂压力使套叠肠管复位,亦可通过肠管对中药有效成份的吸收,促进患儿复位后肠功能恢复,且可避免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所致射线伤害,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