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平衡作用——试析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人性主题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华少庠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50204[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1875.1955)是20世纪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系列艺术家小说描述了世纪之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处于资本主义大发展状态下艺术家的人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而于1912年发表的《死于威尼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但是“艺术家问题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人性以及其在理性的、高度工业化的市民社会下人性的救赎。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理论,分析小说《死于威尼斯》中主人翁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超我、自我以及本我之间的矛盾,痛苦、困惑以及其发展变化,展现其人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过程。主人翁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的故事发生在威廉帝国时期,在此期间德国成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汇入了全球的工业化浪潮。在极度理性化的工业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人类被异化,人性变得越来越干瘪。艺术家们纷纷寻找人性救赎的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在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之下托马斯·曼式的人性救赎方式:不论是超我或者是本我在人性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人都是极有损害的。在人性里只有自我才能够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扮演—个平衡的角色并实现人性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