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 Ⅰ和Alu Ⅰ... 收藏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 Ⅰ和Alu Ⅰ多态性的...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 Ⅰ和Alu Ⅰ多态性的研究

作     者:刘佩佩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董国庆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主      题: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雌激素受体β基因 Rsa Ⅰ,Alu Ⅰ多态性 

摘      要:1.研究背景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及部分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中无器质性病变的则称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ICPP主要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提前释放(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laxis,HPGA)而使儿童出现乳腺发育、月经早潮、骨骺提前闭合,身材矮小等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性早熟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多见于女童。性早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因器质性疾病导致性早熟较少,多数因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37]。最近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能够通过影响 HPGA 的启动和功能,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性早熟。在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早熟的病因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性早熟的相关报道较少[17-19]。本研究拟检测ICPP女童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 Ⅰ、Alu Ⅰ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中枢性性早熟发生的关系。2.研究目的通过观察ICPP女童ERβ基因Rsa Ⅰ、Alu Ⅰ多态性,探讨与中枢性性早熟发生的关系,为其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3材料与方法3.1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到2014年08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及住院部的病人中选取100例ICPP女童。她们经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再经过GnRH激发试验均符合ICPP的诊断标准[61-62]。所有的研究对象初次就诊的年龄在4-10.5岁,平均为(6.690±1.580)岁。在同一时期随机选择在我院体检均健康的100例女童作为对照组,她们均生长发育正常,无相关肿瘤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其就诊年龄在3.83-10.00岁,平均为(5.81±1.12)岁,ICPP组与对照组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3.2实验方法(1)收集ICPP女童和对照组女孩的外周静脉血3ml,以待检测ERβ Rsa Ⅰ、Alu Ⅰ基因多态性。(2)通过PCR-DNA测序的方法,对ICPP女童和正常健康组女童的ERβ RsaⅠ和Alu Ⅰ基因多态性的长度进行检测,进一步发现ERβ基因Rsa Ⅰ、Alu Ⅰ的基因型分布和R等位基因及A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3)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分别统计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组间差异用X2检验,计算OR值和95%CI,以P0.05),基因型分布上ICPP组和对照组中均是aa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各占66%和76%。4.3 Rsa Ⅰ和Alu Ⅰ基因多态性联合分析9种单体型分布经卡方检验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5.821,P=0.045),其中ICPP组Rraa基因型构成比(39%)高于对照组构成比(31%),而rraa基因型构成比(20%)低于对照组(42%)。5结论ERβ基因RsaⅠ多态性与ICPP的发病可能有关,携带Rsa Ⅰ的R等位基因发生ICPP的相对风险是r基因的1.579倍(95%CI 1.047~2.382,P0.05)。R等位基因可能是ICPP女童遗传易感基因,Rr基因型易于患病,Rraa基因型有可能是ICPP的潜在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