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亲密关系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郑全全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亲密关系(Intimacy Relationships)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对亲密关系的研究都是在面对面(Face-to-Face,FTF)沟通情境下进行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在网络上发展亲密关系。本研究关注的是在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条件下的亲密关系的产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网络同居的实验背景下进行,变量包括自尊、沟通媒介、匿名性、自我觉察、人际信任和自我暴露。本研究由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三部分组成,被试来自浙江省的两所院校的学生,共计232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 1.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网络同居经验、网络依赖性、年级对自我暴露和人际信任有影响。 2.在CMC与FTF环境下,自我暴露水平有显著差异。CMC环境下的自我暴露水平要显著高于FTF环境下的自我暴露水平。 3.视觉匿名与非视觉匿名条件下,自我暴露水平有显著差异。视觉匿名条件下的自我暴露水平要显著高于非视觉匿名条件下的自我暴露水平。 4.自尊程度影响自我暴露水平。高自尊组的自我暴露水平较高,低自尊组的自我暴露水平较低。 5.人际信任与自我暴露水平相关显著。自我暴露水平能较好的预测人际信任水平。 6.高的私下自我觉察会引起自我暴露水平的增加,它与自我暴露是显著正相关;公众自我觉察会引起自我暴露水平的减少,它与自我暴露是显著负相关。 7.私下自我觉察是自尊与自我暴露的中介变量;公众自我觉察是自尊与自我暴露的中介变量。 8.网络亲密行为的产生过程有两种。一是个体在使用媒介时,可预见的媒介效应直接导致网络亲密行为的产生。另一种是个体在使用媒介时,自然发生的媒介效应直接导致个体自我觉察的心理变化,心理变化进而导致网络亲密行为的产生,心理变化是个体因素与自我暴露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