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xamination of IRF Pattern Dialogues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罗瑞麟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发起-回答-后续结构 后续话步 课堂互动 可取回答
摘 要:尽管参与的人数较多,课堂上师生交流的语言(特别是一个老师面对多个学生的情况),相对来说,仍然比较流畅。这说明了,像书面语言一样,课堂上的口头语言,也遵循着某种较为固定的结构。其中一种叫做发起-回答-后续结构的对话形式,在最近几年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此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方面,认为它妨碍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则认为它对于知识体的构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不会妨碍师生间的课堂互动。 许多西方学者都涉足于课堂话语分析的研究,但是,中国学者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还不多。这也正是作者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希望能在中国小学课堂这一背景下,为课堂语言分析的研究作一点贡献。为此,作者收集了大量小学课堂语言的一手资料,并对其作了归纳,整理。在本文中,作者对收集的小学课堂语言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力求说明: ﹙1﹚发起-回答-后续结构会因教师水平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作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水平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优秀教师的阅读课;普通教师的阅读课;优秀教师的写作课;普通教师的写作课。研究结果表明:在阅读课上,协商性问题较多地被优秀教师使用;在阅读和写作课上,评价性后续话步较多地被普通教师使用。 ﹙2﹚发起问题和后续话步的选择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使用有固定答案的发起问题和评价性的后续步骤会阻碍学生的课堂参与;使用协商性的发起问题以及较少地使用评价性后续步骤会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3﹚认知在这一对话形式中的作用。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则课堂师生交流的片段,用认知学的部分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如把学生的回答分成可取回答和不可取回答,说明教师在课堂上仅把可取回答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有用资源。同时作者还说明了教师能通过发起-回答-后续结构实现课堂问题解决策略的内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