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收藏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作     者:杨尔蔷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雁凌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80802[工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主      题:可再生能源消纳 需求侧响应 负荷集成商 峰谷分时电价 成本效益法 效果评价 

摘      要:随着全球能源的转型发展,我国也在逐渐建立清洁、低碳和高效的新能源系统,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比例,从而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利用时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电网接入新能源发电之后的稳定运行和市场消纳不足引起的严重弃风弃光现象。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自然特点及发电和上网运行特点,并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充分调动需求侧的积极性,使其能参与电力供需实时平衡的调节中,从而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弃风弃光等现象出现,寻求更加经济环保的用电方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使电力发展符合中国现阶段工业转型、产业升级的目标。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其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分别从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和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发电企业可以建立新能源交易相关激励机制;电网公司可以对现行的峰谷时段进行调整优化,并适当提高峰谷价差;用户侧方面需要充分调动需求侧的积极性,实施负荷集成商策略,使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电力调度,实现移峰填谷,降低系统峰谷差,同时需要提高储能技术、电动车充电技术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相关技术,增加在用电低谷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时段,对风、光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为了量化分析文中提出策略的可行性和实施之后对电网运行的实际影响,本文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分别建立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参与方单独建立成本效益模型,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已提出的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策略进行效果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峰谷差、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