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农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玉荣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武穴市农村文化 佛教文化 文曲戏 民间艺术 民风民俗 传承和发展
摘 要:武穴历史,悠久绵长。在新石器时代,发掘了四望鼓山的遗址,并为武穴历史的书写提供了依据。武穴背靠巍巍大别山,面临滔滔长江水,紧扼吴头楚尾,位居三省通衢,素称“鄂东门户;历经几度变迁,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立县,初称永宁,后改广济,历时1400余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撤广济县建武穴市。 武穴文化大致划分为宗教戏曲文化、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三大范畴。武穴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佛教文化。以前存在的县名广济即来源于佛教中的佛法广济,普度众生。就广济来讲,其佛教文化较为独特,而且武穴还是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的出生地,各地都有四祖司马道信的事迹传闻留下。武穴的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有汉剧、京剧、黄梅戏、黄梅调、地方采茶等戏曲活跃在城乡舞台。武穴竹编是武穴市传统名产,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史,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以精巧的图案构思、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享誉海内外。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创造了岳家拳,经过岁月的不断磨合,完善,已发展成为了传承860多年历史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拳法,2008年6月7日,武穴岳家拳成功申报并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穴市的文化工作站的经费也有所增长,但往文化活动的投入并没有随之增长。农村的文化站经费紧缺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还是基本上没变。我相信只要能善加利用武穴的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不但要保持其独有的风俗习惯,还要给予其充实内容、创新思维的能力,并把这些文化传播下去。使用这种办法,农民群众才能接受,农村文化才能实现创新,人们才愿意投入进来。这样下去,农民群众会更加关注农村文化的建设,并参与其中,武穴的农村文化也会得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