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Ⅲ抑制肽(RI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及早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永轶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膜 RNAⅢ抑制肽 群体效应 假体周围感染
摘 要:研究背景: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伴随其手术数量的逐年递增,假体周围感染(PJI)这一严重并发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PJI常见致病菌,如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是临床的一大治疗难题。目前手术清创联合长期的抗生素治疗被认为是PJI治疗的主要方法,即便如此,术后仍有感染复发的可能,而导致感染复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菌生物膜的存在。当细菌粘附于物体表面时,细菌能通过分泌多糖等物质使彼此聚集在一起,并进一步增殖扩散,最终形成具有屏障作用的生物膜。生物膜的屏障作用有效的阻碍了抗菌药物对膜深层细菌的杀灭作用。由于生物膜对细菌的保护作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假体周围一旦发生感染形成生物膜,抗菌药物就很难彻底杀灭致病菌。若能减少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仅可以使细菌失去粘附聚集的能力,还可以大大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产生。近年来群体感应系统(QS)能通过细菌菌落的密度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来调节生物膜形成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生的RNAIII抑制肽(RIP)能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从而达到对细菌生物膜产生抑制作用。因此,研究RNAIII抑制肽(RIP)对金黄色葡萄菌的粘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对PJI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目的:观察RNAIII抑制肽(RI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及早期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旨在为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通过刚果红实验、结晶紫半定量实验筛选出产膜能力最强的菌株,作为实验菌株。2.通过导片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生物膜模型,并观察实验菌株在培养1、3、6、12、24、48小时后生物膜形成情况。3.通过微孔板培养法和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不同浓度RIP对实验菌株产膜能力的影响。4.通过荧光染色法观察RIP对实验菌株粘附效果的影响。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菌株的粘附与产膜相关基因(icaA、icaR、fnbA、atlA、sarA)表达。结果:1.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7929号菌株产膜能力最强,确定为实验菌株。2.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48小时内生物膜内细菌的密度随时间增加而上升。3.实验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膜能力随RIP的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其中250ug/ml的RIP浓度时产膜能力最低。4.观察物体表面粘附的荧光染色标记细菌数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caA、fnbA、atlA在实验组中表达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icaR在实验组中表达的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sar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体外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及早期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与生物膜形成的部分相关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