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开源软件在中国的传播机制研究 收藏
开源软件在中国的传播机制研究

开源软件在中国的传播机制研究

作     者:Richardeau Fabien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富纪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开源软件 合作生产 收益递增 传播 网络外部性 

摘      要:源代码公开的开源软件已经成为软件产业中最重要的经济模型之一。开源软件允许用户使用、修改软件源代码并且可以自由地再次传播修改后的软件。近年来,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本文希望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这种开源现象。 本文首先讨论开源现象产生的起因及其在使用兼开发者用户群之外的传播。指出开源软件推崇的合作生产并非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早在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软件商业化之前,软件就是以合作生产的方式开发出来的。近年来软件产业的组织变革源自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使软件市场需求发生了转变,而开源软件正是在这种转变中应运而生,迎合了市场新需求。 通过研究开源软件的运作模式,突出开源生产体系的可行性。将开源软件生产体系与公共产品生产体系相类比,讨论它是否能与现有的专有性质的商业体系和研究性质的非商业体系共存。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的角度来看,开源软件的生产体系都是一个协调稳健的生产组织,相比专有软件能更好地回应用户需求,给予用户重新选择软件的动力,从而改变目前专有软件对软件市场的绝对主导格局。 文章第二部分探讨中国软件市场性征对开源软件传播的影响。运用收益递增机制来分析企业、产业以及环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社会政治、认知和经济这三个正反馈体系来论证中国Linux产业的发展具有收益递增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专有技术,中国市场为Linux的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目前Linux的用户数据还不足以用来分析其传播行为,因此文章最后一个部分通过运用一个经济模型来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 文章最后通过Windows与Linux这两个分别代表专有软件与开源软件的操作系统之间的竞争模型来模拟软件传播过程中用户选择的演变。设置多种初始用户分布和场景,进一步确定对软件传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模拟结果证明技术“拥护者用户对局部范围内利基用户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开源软件在大众用户市场上的传播起源于这些利基用户群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进一步推动开源软件传播的需要,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