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收藏
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作     者:李北京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铁群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骆宾基 桂林文化城 小说创作 

摘      要:骆宾基分别于1940年和1942年两次来到桂林,居住时间近三年。而此时的桂林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一跃而成为当时中国大后方名噪一时的“文化城。在桂林文化城时期,骆宾基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代表着骆宾基整个创作生涯中的最高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属上乘之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小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桂林文化城的诸多影响。本文在细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桂林文化城是如何影响骆宾基的小说创作以及桂林文化城诸因素与骆宾基的小说创作间的关系。论文分三个部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以“场域的角度切入,主要从桂林文坛的混乱、骆宾基的文人交游和外国文学的译介等方面来论述桂林文化城对骆宾基小说创作的影响。桂林文化城在骆宾基来桂林之时正处于繁荣时期,然而,桂林文化城的繁荣并不等于桂林文坛的繁荣,桂林文坛反因各种因素而呈现出混乱的局面,这种混乱让骆宾基从艺术观念、小说题材、创作精神等方面采取了反抗文坛的姿态。桂林文坛虽混乱,但与骆宾基志趣相投的文人很多,骆宾基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影响,仅在创作方面就形成了自觉的读者意识和竞争意识,值得注意的是,骆宾基的读者意识与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意识不同,一般意义上的读者意识正如接受美学理论家所言,它往往参与到创作的过程当中,而骆宾基的读者意识常常用在创作之前,他主要通过与友人讲故事的形式把将要写的小说或小说素材讲给不同的人听,然后根据不同人的反映在创作之前就在脑海中修改多遍。此外,文化城中的文学译作在小说风格、人物气质等方面也对骆宾基的创作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但即使如此,也只能说这些影响对骆宾基而言只是流,而不是源。与第一部分侧重文化环境相比,第二部分更侧重于桂林的自然环境对骆宾基创作的影响。具体从桂林的雨和山两个方面对骆宾基小说的气氛、结构、人物走向和创作主体的心态等展开论述。桂林雨的特色主要是连绵不断,这个特征与时代气息融合后深深地渗透在骆宾基的小说之中,形成沉闷与寂静等充满象征意味的小说气氛。桂林的雨往往伴随着阴天,这种阴雨天气在骆宾基的小说中常常起到连接两个明显对立的世界的作用,使骆宾基的小说结构在整体上趋向了统一。桂林的山多是各山并立,拔地而起,互不相连,这种独特的形象常常给人以寂寞之感,这种寂寞感与骆宾基在桂林的心态十分契合,这份契合深深影响着骆宾基的创作。此外,桂林这个山城还具有封闭的特征,这种封闭性渗透在小说中的空间、人物的情绪等方面,作为反抗,骆宾基的小说人物往往选择出走以逃离这种封闭性带来的压抑。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骆宾基桂林文化城时期的生命体验与小说创作间的关系。桂林文化城时期,骆宾基的生命体验相当丰富,但与小说创作密切相关的则是恋爱体验、战争体验及由各种生命体验综合而成的对个体生命的体悟。生命体验作为最独特的感受,它如何进入创作领域将考验着骆宾基构建艺术审美的能力。骆宾基不仅把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恋爱体验和战争体验融入到了小说对色彩的运用之上,而且还把桂林文化城时期对生命的体悟渗透在“停顿的手法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停顿原是戏剧常用的手法,但骆宾基通过改造与创新等手段把它应用在小说中,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瞬间或长时间的静默等方式制造或短或长的时空,在时空中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蕴含时代自身的逻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骆宾基不仅有把生命体验转化为艺术审美的能力,而且堪称一绝。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