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 收藏
论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

论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

作     者:刘汉林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红春

授予年度:2008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超位性写作 自我与他人 同时在线 自我超越 

摘      要:论文第一部分讨论超位性的定义以及社会前提。受巴赫金超视、外位思想的启发,联系网络文学写作阅读的在线状态,我们提出了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概念,所谓网络文学“超位性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创作者因为与他人的同时“在线,超越于自身之外,在另一层面来体验自己、反思自己,也就是将他人的目光置于自身之内,形成一个不同于直接的自我的自我。这个自我已经超越于先前的那个实际体验中的自我,已经将更多更丰富的元素包含在自身之内。超位性包括三个内涵:自我与他人是平等的间性主体、自我与他人的同时在线、自我超越。 从技术支持、从现实空间与赛伯空间的关系、从作者、读者、文本的关系上看,超位性具有独特的特点,突出了超位性研究的必要性;从国内网络文学的超位性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情况看,超位性研究显得十分紧迫。从社会条件来说,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权力从公共领域主动收缩,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心问题;网络的普及,促成了自我与他人相互凝视的同时性,克服了不同时在场或缺席条件下出现不平等他者的弊病;在社会格局作出重大调整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以上帝为归依的外在超越和以内圣外王为归依的内在超越两种社会思路必须作出调整;这三个社会前提保证了超位性的现实性,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论文第二部分论述超位性写作的新特点、新视野。超位性写作和阅读是在网络技术发展支持下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蕴涵着培育新型主体的巨大潜能,所以,研究网络文学的新特点和新视野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网络文学的对话性、自由与监督性、原生态与表演性是其新特点,对话性又包括自我内部的多层次之间的对话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话,自由与监督性由一体两面的自由性和监督性组成,同理原生态与表演性由原生态性和表演性构成。同时,写读者作为自我与他人的统一、同时性阅读代替连续性阅读和通过文本单位多个意识的同时在场、能指与摹本及表意构成的镶嵌型文本是其新视野。自我与他人的统一包括屏幕和视窗前的看与被看,键盘书写的双重属性,语言的公共性与感受的私人性等,在他人的注视之下,网络主体的碎片化和赛伯游弋在自欺、自恋、自化之间进行;第二个视野包括:电子超文本内置了多个意识的并存,为阅读时多个事件的同时发生奠定了基础,间性召唤结构的超位性阅读机制实现自我与他人的置换,读者角色因此随文本而迁移;文本方面,网页为基本存在形态,镶嵌为基本创作方式,能指高于所指、摹本优于原型、表意先于象征,决定了电子超文本和互文本背后蕴藏的意识深化的可能性。 论文第三部分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社会作用和发展前景。在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区别中,超位性写作以自我为基,作者是自我与他人的统一,因此,作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自我与他人联手。这就促进了网络文学群体创作和个人或私人写作的共同繁荣,破除了传统文学创作的所谓纯粹独创性和天才说;在文本方面,超位性写作和阅读突破了题材的一些禁区,在传统文学中是禁区的题材,在网络文学中获得了合法地位;超位性阅读的意向建构性和反思性有别于传统文学作者、读者、评论者的分离。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创作的普及,首先它大大减少了作者精神的失常,作者借助此一优势,扩展了自己的数量使作家向写手转变,于是,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变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相应的,责任权利化的观念也得到了普及。但凡事有利有弊,权利的深入同时产生了责任危机,超位性写作的反思维度在与现实结合时容易失去它的批判作用,导致了一夜成名的不良风气,同时,消费语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还不断面临资本对超位性根基的侵蚀。这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技术、商业、意识形态合围下的超位性写作,复制与创新的矛盾、超文本与互文本关系如何决定了技术在超位性写作中的作用;平等与效率的相互影响相互限制决定了商业的作用;超位性写作与意识形态,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一个是意识的自觉建构、一个利用无意识完成目标,一个要求反思、一个则不要求反思,如何相互促进,是研究者要把握的关键,只要三种制约因素的三对矛盾处理得当,网络文学在前景中就呈现为一种超位文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