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历史主义电影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宝富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摘 要: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这个术语的首次使用者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英文系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他在1982年出版的《文类》学刊中打出“新历史主义的旗号,其目标是试图探索“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存在。虽到现在新历史主义还是一个没有共同理论纲领的学术流派,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尚不确定的概念,但是根据格林布拉特的叙述以及其它相关论述,新历史主义旨在强调从主体出发研究文学与历史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注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因此新历史主义具有如下特征:主体性、“互文性、“对话性、宽泛性。 新历史主义电影与历史电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历史主义电影让观众看到的不是具体的一段历史叙述,而是具有隐喻和抽象性的表现。新历史主义电影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在具体的技巧运用上也有较大差别。与“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叙事策略完全不同,新历史主义电影表现为:审美上复活人性诉求现实,表意上拆解人们反思历史的传统,实践上探索叙事的多元化。同时,以民间意识取代主流意识,将崇高的精神追求还原为琐细的世俗生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让位于突发事件的偶然性,表现手法寓言化、象征化。新历史主义电影对历史进行主观阐释的同时,却忽略甚至抹煞了历史的客观性,极大地损害了对文本所作的“判断的价值。加之后现代现象已随着西方观念的引入在中国生根并蔓延至各个文化层面,新历史主义电影自然也表现出“后现代元素:消解深度、否定意义、蔑视权威、无视理念、“主体消失等等。因此,新历史主义电影就是产生于后现代思潮中,为了满足观众的视听消费需求,采用了游戏历史和消费历史的策略,使时间与空间产生了错乱,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狂欢场景,从而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调剂。因此新历史主义电影便带有戏说历史,消费历史,时空观念错位的特征。新历史主义电影多半不是为了历史而表现历史,它充分考虑到社会风尚、国家体质、宗教信仰、家庭关系、权力话语、传统习惯等文化现象之间的关联,泛化为一种文化表意策略。 尽管对后现代现象的描述各不相同,但从多数学者的表述中可见其共同特征。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时期的概念,其作用是把文化上新的形式特点的出现,联系到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秩序。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时代变化的某些方面,模糊了‘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因此,后现代艺术作品包括新历史主义电影不可避免地具有后现代性文化特质:拒斥哲理深度,热衷于人为的无深度性、一种追求快感、表面和转瞬即逝的情感强度的艺术;怀疑一切可靠的真实和确定性,采取反讽的形式、提倡相对论和怀疑论的认识论。 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注重快餐式的短暂快感和情感满足。大多数影片也随之崇尚世俗化,以满足观众视听的感官享受。因为它们通俗但不庸俗,不需要深刻思考。我们在评价新历史主义电影文本时,仍然要有历史尺度。我们在欣赏此类电影时,应考察它们是否能将历史进行重现,让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改造现实,提高国民素质,以不至于一味体现视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