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和指标体... 收藏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和指标体...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现状分析和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作     者:葛智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英耀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农村 卫生服务质量 现状分析 评价指标 设计 

摘      要: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村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调查研究,发现卫生服务质量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经验,分析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由此建立适合我国农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改进卫生服务质量的策略措施。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典型调查、病人和社区群众满意度调查、专家咨询等。 在甘肃、山西、江苏省的会宁、皋兰、榆社、泽州、高邮和海门县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结构、过程和结果问题表现突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现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要和需求。乡镇卫生院在卫生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机构领导对质量管理强有力的承诺和支持,缺乏专职或兼职的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技能,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经费;第二,缺乏外部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缺乏质量管理的专门人才,质量管理监控的职能分散,不能形成分工合作的外部监控体系;第三,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活动;第四,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制度,质量指标不确定、质量标准缺失、评价方法不当;第五,缺乏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支撑条件,如管理条件、信息条件、能力条件等。 村卫生室卫生质量问题显得更加明显。村卫生室机构和人员的建设和发展政策不明朗是影响村卫生室卫生质量管理的根源问题。村卫生室缺乏开展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动机和条件。村卫生室也存在缺乏外部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活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制度和缺乏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支撑条件等,其问题的程度相比乡镇卫生院尤甚。 本研究构建了以环境设施、服务态度、医疗过程、投诉管理、医疗费用和医德医风共6方面因素组成的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6个样本县随机抽取的1147名门诊病人和605名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一方面了解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现状,另一方面为发现关键的卫生服务质量维度提供信息。 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关键指标筛选经过了文献综述、不同专家的多轮论证。首先通过文献和现行评价工具分析形成指标集,再通过现场调查获得样本县常用的指标,同时听取基层专家的意见,筛选关键指标,最后由课题组组织专家对关键指标进行评判,形成初步的关键指标。之后又进行了多次专家评判。被纳入最终评价体系的指标数: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指标18个,另有附加指标7个,公共卫生质量指标14个;村卫生室医疗质量指标8个,公共卫生质量指标7个 讨论与建议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必须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在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卫生服务质量改善活动,必须立足于我国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现实。指标的可操作性是整个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 质量指标以常用指标为基础,按服务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逐步渐进扩展指标范围,渐进发展是改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策略。实事求是应成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改善的首要原则。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关键在于实实在在抓落实。建立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只是一个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指导性工具,它是否能在基层机构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增强各级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断改善卫生服务质量的动力,创新思路,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基层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改善机制;加强卫生服务质量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卫生服务的业务能力,提高管理者的卫生服务管理的技能;切实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