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扬琴艺术探究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龙建国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030405[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摘 要:扬琴自明末清初就已传入中国,而长时间发展相对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扬琴艺术获得了新生,发展迅速。新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改良期和繁荣期。1949年——1979年,许多扬琴家对扬琴进行多次全方位功能性改革,扬琴的结构与音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良,音域拓宽、音色明显改善。1979年之后,扬琴艺术开始走向繁荣,作品创作成果显著,演奏技法不断创新,进入了流派交融、技艺综合的全面发展时期。 扬琴传入我国后,因为其清脆明亮的音色,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也为许多琴师和民间艺人所重视。在其流传和演奏实践中,扬琴艺术不断与当地的民间戏曲、说唱艺术及曲艺相结合,不断借鉴当地其它民间音乐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与众多的流派。新中国出现四大扬琴流派: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前三大流派都是依附于其所在的地方乐种而形成的,唯独东北扬琴没有明确的乐种或曲种的背景。它是由个别艺人在扬琴和东北皮影戏相结合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四大流派都有各自的传承和繁衍历史、艺术特色、优秀曲目和代表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扬琴艺术在形制的改良、作品的创作、演奏技艺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的扬琴音位少、音域窄,琴体共鸣腔体小、不能转调,使用极不方便。其功能也只能为地方戏曲、说唱等伴奏,或参加民族器乐合奏。经过郑宝恒、杨竞明、桂习礼等几代扬琴改良家的不断实践和努力创新,扬琴形制不断改良和完善,造就了现代普遍使用的402型扬琴。402型扬琴的音域和音量扩大了,增加了半音,丰富了音色,方便了转调。扬琴形制的改良是扬琴艺术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扬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技艺的创新。扬琴作品的创作呈现出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局面。题材更加丰富,体裁更加多样化,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曲式特点,出现了“新潮作品。扬琴的演奏不但广泛使用传统技法,而且创造出勾弦、拨弦、滑抹音等新技法,形成了传统与现代有机统一的演奏技法。 中国扬琴是世界扬琴体系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意识到扬琴的不足之处,并采取中外结合的改良措施,增强扬琴的表现力。扬琴作品的创作向多样化发展,以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欣赏需求。演奏形式不断创新。扬琴界要不断革新教育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开展广泛的交流活动。扬琴工作者要拓宽眼界,更新理念,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勇于开拓创新,为使扬琴成为具有多样性、系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世界性乐器而不断努力。 扬琴是唯独兼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于一身的乐器,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术研究和探讨是一件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相信在扬琴艺术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有扬琴艺术家与作曲家们的共同合作,扬琴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扬琴艺术学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