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诗歌美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夏之放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先锋诗歌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实验倾向的诗歌群落,包括朦胧诗及其之后的第三代诗。它们以其超前的思想异质性和艺术前卫性在当代文坛产生了一轮又一轮冲击波,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论争。本文从美学的视角通观朦胧诗与第三代诗,对它们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思考,并对先锋诗歌的困境与前景进行了解析和展望。先锋诗歌打破了当代中国文艺为政治服务的一元化文学格局,改变了当代中国文学单一的文学景观,它是开拓性的、革命性的。 论文第一部分探讨“先锋的内涵和先锋诗歌的特质,并对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进行了追溯。先锋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论是朦胧诗的怀疑和反叛,还是第三代诗的颠覆与解构,它们都是以其超前的思想观念、新颖的艺术形式、异端的行为方式,无畏的精神,表达了人类积极向上的本质力量,从而标示于当代中国诗坛,使当代中国先锋诗歌远远地走在其他文学样式的前列,成为一支真正的先遣部队。它逃避圭臬,并自由地表达诗人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展示自己真实的审美理想,从而表述了自己对人类存在及其境域的深沉思考。基于此,先锋诗歌具有前趋性与实验性,反叛性与解构性等诸种特质。先锋诗人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坚守民间立场,倡导独立精神和自由创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时代先锋。 论文第二部分论析了朦胧诗的朦胧美.诗歌有美学,先锋诗歌自然也不例外。诗“言志,诗亦“缘情。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曾对唐五代诗歌美学、宋元诗歌美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毫无疑问,诗歌创作始于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动和感悟,诗人作家心中有欢乐,也有痛苦,发言为诗,一吐为快。朦胧诗不正是这样吗?朦胧诗,以其清丽之姿使得当代中国诗坛更加绚丽多彩,它不但具有思想上的人性启蒙性质,而且由于象征、暗示手法的运用,使得它的题旨往往模糊多义,不易把握,给接受者造成一定困难。诗贵禅思。朦胧诗的内蕴和本质是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必须结合诗人及诗作的历史、人文背景进行解读才能有所体悟和收获,故而此类诗作包含了更多的耐读性和体悟性。朦胧诗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心灵的诉说。倘若不是太晦涩,是很值得一读和研究的。 论文第三部分对第三代诗作了审美阐释.第三代诗从“反诗的角度出发,追求一种“非美的创作原则,他们的诗中充满了丑陋的意象和丑恶的思想情绪。诗人们自觉地将审丑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力图通过审丑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并明确地提出了让诗歌“回到个人的审美理想,这便是“反的哲学。他们的先锋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反崇高;二是反文化;三是反意象。他们渴求的是让诗重新回到平民化、世俗化的立场中来,回到凡夫俗子的欲望中来,反对象征和变形,并最终将意象打倒。论文第四部分探讨先锋诗歌的危机与裂变、困境和前景。中国社会指向现代化的史无前例的全方位转型使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一次经历了从精神伊甸园被逐出的沉重打击。当代文化语境的巨变已迫使先锋作家和诗人所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掀起的激进主义文化、艺术思潮面临着分裂与激变的格局:一是追问存在与重构自由的一支;二是私语性与个人化写作的一支;三是在阵营与阵营之外的一支。先锋有其特定的历史境域,而一旦脱离了这个境域,它就不再是先锋。先锋诗歌所面临的必然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先锋诗歌则会更加边缘化,更加多元和自由。但我们相信,先锋诗歌一定会在多元中产生代表时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