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翘嘴红鮊营养生物学研究 收藏
翘嘴红鮊营养生物学研究

翘嘴红鮊营养生物学研究

作     者:蔡卫俊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叶元土

授予年度:2008年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主      题:氨基酸 微量元素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翘嘴红鮊 

摘      要:本论文以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翘嘴红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为研究对象,对其各年龄段营养生物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生物体自身的特性,并为其营养饲料配方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试验一通过对翘嘴红鮊整个年龄段的形体及消化道指标测定和分析,得出体重与体长回归方程为Y=0.0073x,口裂宽与体长比为Y=0.0467x+0.1108,符合肉食性鱼类特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比肠重、比内脏重则随之降低;口裂宽与体重比为Y=0.2665x,生产中依此调整饲料颗粒直径与长度。 试验二通过对翘嘴红鮊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同时与人体氨基酸需求模式进行AAS分析,结果显示与人体氨基酸需求模式相接近,其中除赖氨酸指数大于1.00外,其它各氨基酸均小于1.00,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摄取翘嘴红鮊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对氨基酸的相关性分析,得知各年龄段中氨基酸含量相对稳定,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因此生产饲料配方可以只用一套氨基酸配方模式。 试验三通过对翘嘴红鮊各组织、器官中Cu、Fe、Mn、Zn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年龄段中,肝胰脏中Cu的含量最大且差异显著;脾脏中Fe含量最大且差异显著;骨骼中Mn含量最大且相对稳定;鳍条中Zn含量最大且相对稳定;在全鱼中,Cu、Mn、Zn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现递减的规律,且差异显著,而Fe的含量相对稳定,野生三龄与养殖三龄的Cu、Fe含量没有差异,Mn、Zn含量差异显著。 试验四为对翘嘴红鮊各年龄段的常规成分分析比较。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的规律,差异显著,野生三龄比养殖三龄含量高,差异显著;全鱼中粗脂肪含量是养殖二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野生三龄比养殖三龄含量高,差异显著。 试验五为对翘嘴红鮊各年龄段的肠道、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泌及活性逐渐增强,蛋白酶主要是在前肠活性最高,肝胰脏中活性最低,养殖二龄中的活性最高;淀粉酶主要在前肠活性最高,肝胰脏的活性最低,同样是养殖二龄中的活性最高;蛋白酶和淀粉酶均大概在30℃~45℃、pH6~pH8之间范围时活性达到最高;翘嘴红鮊在自身最适宜温度25℃~28℃条件下消化酶活性为最大活性的60%~70%。 试验六为对翘嘴红鮊各年龄段肠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可以从试验中观察到前肠的皱褶、分泌孔的密度和大小均高于中肠和后肠,肠壁的厚度明显厚于中肠和后肠;中肠的微绒毛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前肠和后肠;随着年龄的增长,前肠中分泌孔的大小与密度呈现增长的趋势;同时还观察到锁状结构、多边形细胞等肠道组织结构。 试验七为对翘嘴红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翘嘴红鮊的血红蛋白由一龄的82.24±2.92 g/L增长到三龄的125.49±1.43 g/L,溶菌酶由一龄的0.0780±0.01活力单位增长到三龄的0.1809±0.009活力单位,血清SOD酶由一龄的113.92±3.93 U/ml增长到三龄的360.12±8.07 U/ml,肝胰脏SOD酶由一龄的340.16±2.85U/ml增长到三龄的470.94±3.80U/ml,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由一龄的17.36±0.79 U/100mL、59.22±1.59 U/100mL增长到三龄的20.74±0.41U/100mL、81.26±4.33 U/100mL;肝胰脏中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由一龄的24.79±3.77 U/100mL、86.72±3.26 U/100mL增长到三龄的271.09±1.89 U/100mL、115.44±1.18 U/100mL;同时野生三龄与养殖三龄的非特异性免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