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方式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守东;周国清
授予年度:2013年
摘 要:第30届奥运会是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的第一届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5战5负,比赛中的发挥也是高开低走,鲜有亮点。中国男篮所在小组的球队都有着不俗的实力,球员大多来自欧美等高水平联赛的各支球队。通过本届比赛,应当注意到中国男篮在与世界强队交手时表现的不足,与世界强队相比,进攻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观看了中国男篮小组赛的全部5场比赛,在全面分析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方式不同的基础上,对中国男篮本届奥运会进攻状况进行了公正、客观的定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与赛对手进攻方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找出中国男篮进攻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取得成绩突破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结果如下: 1、中国男篮队员在身高、年龄与对手相比,无论是总体还是不同位置都好于对手,在体重方面都轻于对手。因此,在高空优势、体能方面优于对手。而在力量和身体对抗上不占优势、不如对手。 2、中国男篮的进攻次数、2分球、3分球出手次数、命中率都远远落后于对手;罚球次数虽然较多,但罚球命中率却低于对手;中国男篮的总得分也与对手有较大差距。表明中国男篮攻、防能力均低于对手。 3、中国男篮的个人进攻次数、造成对手犯规次数比对手多,得分较多,但是命中率却低于对手。表明中国男篮进攻中依赖个人能力,配合少,成功率低。 4、中国男篮与对手运用基础配合进攻主要采用掩护和突分配合方式。中国男篮的基础配合进攻的次数、命中率、得分都低于对手。说明中国男篮进攻中战术素养不高,战术的执行能力不强。 5、中国男篮快攻发动的次数少,成功率较低,得分少。表明中国男篮进攻节奏单一,虽然快攻意识方面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快攻环节上与对手依然有较大差距。 6、与对手相比中国男篮阵地进攻次数少,命中率较低,失误较多,得分也较少,反之防守阵地进攻时也没能限制住对手。说明中国男篮阵地进攻攻、防两端能力均低于对手。 7、中国男篮二次进攻次数少,且命中率低,造犯规次数少,反映中国男篮抢前场篮板球意识与能力不足,后场篮板球的保护不利。 建议: 1、中国男篮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不能仅仅追求高度的训练,要注重高度与体重、力量的协调发展,要保证队员有一定身高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对抗和灵活性。 2、中国男篮应该加强不同位置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同时重视并增加年轻运动员国际大赛的经验,以保证中国男篮队员的年龄结构始终处于最佳的态势。 3、中国男篮本届奥运会的进攻、投篮次数少于对手,这是失误、出手不中造成的。今后应更注重内外线的结合,提高队员在对抗下的攻击能力及命中率,增加与世界强队,尤其是欧美强队之间的交流。 4、中国男篮应该加强阵地进攻时的配合质量,在提高个人攻击能力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整体打法。 5、中国男篮要加强不同位置队员对于篮板的控制,为转化进攻提供保证,增加进攻次数。保护到后场篮板后及时推进快攻,争抢到前场篮板时立即完成二次进攻。 6、尽快提高联赛的水平,通过提高联赛的水平进而提高队员的对抗能力,优秀队员走出去,接受高强度的锻炼,优秀教练员积极与国外教练交流学习,组成稳定的中国男篮教练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