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频磁场暴露水平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志俊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2[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极低频电磁场 暴露水平 神经行为 抑郁 焦虑 健康危险度评估
摘 要:【背景】在发电和通过电力线与电缆输电或配电时,以及通过用电设施使用电时,周围空间中就存在着电场和磁场。电力的使用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磁场在我们环境中无处不在。自从1979年第一篇文献报道极低频电磁场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以来,有众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试图揭示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其中的许多研究都是围绕着工频电磁场(频率为50 Hz或者60 Hz)而进行的。已有的大量流行病学报道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与某些疾病如肿瘤(白血病、脑癌和乳腺癌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发育异常等的关系。此外,关于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与抑郁、慢性病变、失眠以及其他疾病之间的联系也多有报道。但是,在我国,关于人群极低频磁场暴露水平的信息并不充分,并且由于其引起的健康效应并不像某些化学物那么明显,因此目前国内关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也十分有限。 [目标]探索我国上海地区人群(一般人群和职业人群)极低频磁场暴露水平,在现场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初步进行健康危险度评估的探索。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第一部分为暴露评估,通过筛选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人群,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等信息,通过佩戴EMDEX-LITE便携式磁场强度个体测量仪定量收集研究对象24小时或者8小时的暴露量。 第二部分为极低频磁场暴露与健康关系的调查。第一、二节通过筛选纳入符合条件的2组职业人群,分别采用HI-3604低频磁场测量仪和EMDEX-LITE获取不同人群的磁场暴露信息。第一组职业人群通过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暴露组和对照组人员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第二组职业人群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其抑郁以及焦虑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第三节为某电厂2003-2008年度体检资料的分析。 第三部分在之前极低频电磁场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础上,纳入新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本项研究,对极低频电磁场进行初步的健康危险度分析。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第一部分暴露评估共调查研究对象363例,在校师生24小时佩戴时间的完成率与职业工人8小时佩戴时间的完成率相比,前者更高。研究结果显示极低频磁场暴露均数的中位数为0.47μT,不同年龄段、职业、单位、行政区域间的磁场暴露均数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部分第一节共调查105名电力工人和110名对照工人,测试结果显示220kV变电站环境磁场强度明显高于35 kV配电间。NCTB的结果显示,暴露组在情绪情感方面,紧张、抑郁、愤怒、疲劳及慌乱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视觉保留记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正确打点数和总打点数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神经系统不适症状方面,暴露组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节职业人群工频磁场个体监测结果显示所有182名研究对象工频磁场暴露平均水平的中位数为0.53gT,且不同职业之间磁场暴露水平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之间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存在着差别,其中电力工人的焦虑检出率最高,而电焊工人的抑郁检出率最高。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因素之后,在暴露均值超过0.4gT时,抑郁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与暴露均值小于0.1μT组相比,OR值为10.04(95%CI:2.72-37.13)。第三节对于电厂职工体检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及肝脏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其他疾病的检出率未发现明显升高。但并未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极低频磁场暴露与上述疾病间存在着关联。 第三部分通过文献综述后认为,依据现有研究的基础可以推论,极低频电磁场的急性效应,不可能发生在公众环境和大多数工作环境中。而对于长期效应,流行病学的一致性证据提示了极低频磁场暴露与儿童期白血病风险增加的关联。但是,因果关系证据有限。未发现长期暴露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联存在。 [结论]本次调查扩展了我国极低频电磁场暴露的信息,暴露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极低频磁场暴露会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与抑郁的发生存在着相关。关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的长期效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