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储运研究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罗玉明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管子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在战争时期更是发挥着巨大作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粮食储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储运方面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初步实施阶段、加强管理阶段和全面统制阶段。在初步实施阶段,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粮食管理局和战时粮食管理处,负责战时粮食管理相关事宜。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粮食管理较为松散,许多粮政措施并未落到实处,仓储建设成效不大。加强管理阶段从全国粮食管理局的设立开始,1939年底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开始在国统区爆发,为了解决这场来势汹汹的粮食危机,国民政府首先成立了全国粮食管理局。在粮食管理局成立之后,逐步加强了对粮食储运工作的管理,先后制定了粮食储运政策,完善了仓储基本设施,宏观调控国统区粮食供应,粮食管理工作由分散走向集中。全面管制阶段粮食储运工作随着粮食部的成立而进一步加强,在粮食仓储方面,国民政府对已有仓库进行大规模改造,在粮食验收、保管与仓库修建、维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适应抗战需要。在粮食运输方面,国民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与法规制度,从粮食运输机构、路线、工具、成本等方面加强管理,优先保证军粮的供应,维持重要城市的民粮调剂。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战时对粮食的储运管理工作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国民政府的粮食储运工作在抗战初期基本上保证了军需民食,有利于大后方的稳定与团结;另一方面仓储和交通建设的成果也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部分决策的失误和机构的尾大不掉,脱离了广大人民以及办事官员的贪污腐败等因素,导致了诸多弊端与问题的产生,以至于抗战时期粮食储运工作的多项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对当时粮食储运管理工作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粮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实现历史的进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