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家荣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 题:紫荆 鉴定 生物学特性 接种 拟盘多毛孢属 紫荆生茎点霉
摘 要:紫荆(Cercis chinensis)是一种适应性强、生态分布很广的豆科园林观赏乔木,我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均有栽培。紫荆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除园林绿化外,在医药、农药、化工、建筑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紫荆叶枯病是最近几年来侵染和危害紫荆的一种新病害,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 紫荆叶枯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城市公园和绿化景区紫荆的观赏性和绿化效果。2005至2006年作者对杨凌及周边的周至、礼泉等地的紫荆进行了叶枯病调查,发现杨凌地区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有很多紫荆植株染病,少数干枯死亡。为了科学有效的防治该病害,防止其扩展蔓延和远距离传播,我们对紫荆叶枯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 1.为了鉴定紫荆叶枯病的病原,从受害紫荆植株上成功分离和纯化了紫荆叶枯病的病原,通过温室回接试验获得了与大田相同的症状。对17个紫荆叶枯病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及形态鉴定,明确了它们分别属于W1群的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p.)和B1群的紫荆生茎点霉(Phoma cercidicola .Hen)真菌。该病菌在温度10-35℃,pH5-10之间都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最适pH为6,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紫荆汁液培养基。对紫荆种子进行破除休眠处理过程当中发现,用浓硫酸处理10-30min可以提前7天-14天发芽出苗,萌芽和出苗率可提高5%-30%。 2.用分离纯化的病原菌菌株进行接种试验,筛选出了紫荆叶枯病有效的接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伤根接种法、蘸根接种法、土壤接种法三种接种方法中,蘸根接种法具有发病快、发病均匀和发病重的优点。另外,在测试菌株中,W1群和B1群的代表菌株中,W1群菌株的致病力较B1群菌株强。 3.通过对大田紫荆叶枯病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于4月底5月除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初为第一次发病高峰。6月下旬至7月下旬基本停滞,而后伴随气温的降低和降雨量的增多,病害又开始发展,到8月下旬至9月初进入第2个发病高峰,之后逐渐停止发展。 4.试验结果表明,紫荆叶枯病的发生、发展与温度、湿度、植株种植密度和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低温、高湿、密集种植的环境有利于紫荆叶枯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