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义赈会与安徽水灾救治——以1931年安徽大水灾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成兴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8[工学] 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302[法学-政治学]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华洋义赈会始建于1921年,起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北,通过在当地的救灾活动,该会积累了相当的救灾经验,为社会各界所肯定。1931年,江淮流域爆发了特大水灾,受灾面积很广,灾情非常严重。鉴于华洋义赈会在赈灾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国民政府特地委托华洋义赈会协助救灾,并令其代为制定赈灾方案。华洋义赈会接手赈灾事务后,将赈灾分为三个阶段:急赈、工赈、农赈。先以救命为前提,再以计工受食相巩固,最后实施农赈,成立互助社,落实“防灾不如救灾的救灾方针。以此为契机,华洋义赈会在安徽推行了合作理念,推动了安徽合作运动的发展,并为以后国民政府在该地区的合作化运动打下了基础。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华洋义赈会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安徽江淮大水灾灾况及政府救灾。对1931年安徽水灾受灾情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央政府及安徽省政府的救灾措施,并以此作为救灾背景。 第三部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救灾理念与救灾举措。围绕救灾理念的设计、前期的施救工作以及农赈的开展等几个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救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救灾成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四部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合作运动。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开展农村合作运动的举措,分析了农村合作的不足,以及在安徽省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合作运动的继续深化。 第五部分:结语。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