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消费差距的演变机理与改进思路分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帆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城乡消费差距 演变机理 区域差异 改进思路 库兹涅茨拐点
摘 要: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正在推进以工业化和市场经济为标志的两大转型,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总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消费作为GDP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城乡的非均衡发展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城乡消费差距作为其中重要的表征因素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这不仅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致了当前我国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特征。因此,本文以城乡消费差距为研究对象,从厘清其演变的特征出发,探析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演变机理。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比较分析我国城镇与农村的居民消费,论证了农村居民消费在总量、人均及倾向方面都远低于城市,消费结构也有失合理,城乡消费差距十分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其二,通过梳理经典消费理论与中国城乡消费的相关研究,分类分析众多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经济转轨的发展特征,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城乡消费差距演变机理;其三,基于演变机理,设定了全国整体与分省市城乡消费差距影响机制回归模型,并结合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得到我国城乡消费差距演变轨迹的拐点。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进程中“以工补农政策的开展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与中西部的公共产品投入、均衡城乡发展以及区域针对性战略等。 本文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消费行为的特征差异是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在工业化与经济体制转轨的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城乡投入方面有失公平,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失衡,这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缓慢以及消费意愿与能力的不足两方面,进而抑制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引致了日趋严重的城乡消费差距。就长期趋势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已于2006年后渐入下降通道,且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将依次出现“库兹涅茨拐点,这对于研究我国城乡消费差距乃至城乡差距具有极为重要的政策意义,围绕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战略与政策也应立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