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后出现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预测... 收藏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后出现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预测...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后出现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预测指标研究

作     者:陈云卿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阮文华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安氏Ⅲ类错(?) 头颅定位侧位片 颏部形态 乳牙期 替牙期 恒牙胚 

摘      要:目的: 通过研究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在替牙期恒前牙建立咬合关系时的颅颌及恒牙胚的形态特征,探讨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治疗后在替牙期出现前牙反(?)的预测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2007-2013年七年间所治疗的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儿。要求患者初诊时正处于ⅡA期,经过早期阻断性治疗,乳前牙反(?)得到纠正;治疗后随诊一年以上,进入替牙期上下恒前牙建立咬合关系。若替牙期上下前牙仍为反(?)的,定义为反(?)组(8例);上下前牙为正覆(?)(盖)的,定义为正常组(19例)。提取这些患儿乳牙期治疗前及替牙期恒前牙建立咬合关系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各一张,应用WinCeph7.0进行头颅侧位片的定点、测量,共完成34项线距及角度的测量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测量数据分别进行组内治疗前后的配对t检验及组间的随机样本t检验,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设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治疗后,替牙期发生前牙反(?)的发病率为8.79%。正常组和反(?)组的组内自身配对比较(T1-T2、T3-T4)结果显示,SN、SAr、NA、 CoA、NS-PNS、A -ANS、A -PNS、AA 、CoGn、GoGn、CoGo、Ui/SN、Li/MP、∠SNG、∠SNF均有显著性增大(P0.01);BMe/MP、∠Id-B-Pog、Ui/Li均有显著性减小(P0.01)。在正常组治疗前后(T1-T2),∠SNA、∠ANB、Y-axis、 Wits值、Convexity、BC 、C C、BMe显著性增大(P0.01),∠ANS-A-Pr显著性减小(P0.001);但在T3-T4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治疗前比较(T1-T3)结果显示正常组儿童的AA’长度显著性大于反(?)组儿童(P0.05),正常组儿童的BC’和BMe长度显著性小于反(?)组儿童(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进入替牙期(T2-T4)的头颅定位测量结果表明,正常组儿童的∠ANB、Wits值、Convexity、Ui/SN、∠SNG显著性大于反(?)组儿童(P0.05),正常组儿童的∠ANS-A-Pr显著性小于反(?)组儿童(P0.05)。 结论: 早期阻断性治疗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后发生替牙期前牙反(?)的几率很低。AA 、BC 和BMe的长度可作为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治疗后出现替牙期前牙反(?)复发的预测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