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古代小说“文备众体”现象研究 收藏
中国古代小说“文备众体”现象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文备众体”现象研究

作     者:谭海娟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军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5[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05[文学] 

主      题:中国古代小说 文学体裁 文备众体 

摘      要:“文备众体是一个为人熟知的现象,从古至今,评析不断。这些评析大多注重“文备众体特征的分析,而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原因并未深入探究。本文则着重从中国古代小说入手,在探析“文备众体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表现后,阐释“文备众体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为今后他人研究“文备众体现象提供另一个角度。绪论部分是在综合已掌握的相关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对“文备众体现象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描述。论文主体内容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文备众体概念的探析。首先阐释“文体概念,明确体裁意义上的文体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文备众体进行界定。“文备众体即指在文本中以某一文体为主要文体,穿插的其余文体或文体要素只起到叙事、抒情、议论等辅助作用的文学现象。第二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现象的分类。本章采取文本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古代小说文体特点的分析,把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的现象分为四类:古代小说中的诗歌文体、词曲文体、骈文文体、应用文文体。为下文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现象产生原因的解读做铺垫。第三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本章主要着眼于社会环境、作家创作和读者接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文备众体是“俗文学逐渐雅化的结果。“俗文学想要向“雅文学靠拢,除了在文章内容上有思想的衔接,在语言的运用和技巧的使用上,也要最大限度地采用“雅文学所采取的形式;二、“文备众体是“说话艺术技巧的沿袭。小说在叙述过程中穿插其他文体,这是为了适应“说话艺术的体制和格式。三、“文备众体是作家文学素养的体现。小说作家的文学素养,为小说与其他文体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四、“文备众体是小说家与读者互动的需要。作者“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意识和炫耀才华的创作本能,与读者为了阅读时能够达到美的体验,两者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文备众体现象的产生;五、“文备众体是小说艺术表达效果增强的手段。小说家需要那些简练的文体弥补小说“言不尽意和长篇大论的不足。第四章是“文备众体现象的评价。“文备众体现象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一方面,“文备众体形式的出现强化了作品中人物思想的表达以及小说家自身情感的抒发;并且运用韵散结合、骈散结合的方式形象地绘人状物,塑造了典型;与此同时,“文备众体也使得部分作品中的特定事件与人物言行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面,在“文备众体的影响下,艳词滥调和诗文说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小说运用诗词、骈文等文体绘人状物的程式化,有损人物个性化、典型性的塑造;另外,“文备众体造成作品的“隔,妨碍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的连贯,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其语言形式,背离了小说通俗化的原则。结语部分理解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现象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中国小说的不断演进,诗、词、曲、赋等各体的穿插已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备众体也成为古代小说的最主要的文体特征。“文备众体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作品的不足,以有意味的形式和表达增添了小说言之不尽的艺术魅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