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国产化的层次分析法研究与规模化应用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东;曹鬯震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080703[工学-动力机械及工程] 08[工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摘 要: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由于公交车辆运营的时间长、运营的范围覆盖全市的四面八方,已经成为上海大气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整治公交车辆的排气污染,特别是排气冒黑烟现象,已经成为政府和市民关注的焦点和公交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发展安全、经济、清洁的交通能源,向车用能源多元化转化,应当成为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在各种车用替代燃料中,天然气具有低碳、燃烧洁净、供应稳定、实用化、产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目前全球保有的天然气汽车约1000万辆。我国为了应对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带来的石油资源短缺和大气环境污染的挑战,将汽车能源多样化作为发展方向,支持发展电动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 本市在天然气公交车发展中,天然气发动机选型和进口天然气发动机国产化是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给决策提供依据,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和公交运营企业、发动机生产企业分别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对上柴的天然气发动机和同线路使用的两种进口天然气发动机进行了实际运营的对比试验和国产天然气发动机规模化应用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国产T6114天然气发动机在公交线路上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国产天然气发动机在本市公交车辆上应用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为上海市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应用天然气公共汽车积累经验并提供依据。 本文在实际运营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柴T6114ZLQ4B、奔驰M906LAG、康明斯CG-250三个型号的天然气发动机,从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选型,最终确定上柴T6114ZLQ4B型发动机为所选择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