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介入模式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杜跃平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摘 要:由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发展了才是实现了我国真正的发展,农民安居乐业,才是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而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差距日益扩大,相较于日益完善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缓慢。在步入“以工促农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主张,并要求努力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各地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实践尝试。 本文着眼于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问题,从财政支持角度比较分析国内现有的实践模式:“广州模式、“北京模式、“宝鸡模式,通过对三种实践模式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得出由于模式本身对财政补贴力度的要求不同,不同地区依据当地的财政支持能力会选择不同的实践模式,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宝鸡模式是陕西省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 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社会结构。从长远来看,我国必然会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需要对“宝鸡模式进行进一步改良。基于此,本文以“宝鸡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为目标,以养老保险的需求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对影响农民参保缴费意愿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各种因素的权重,从而论证了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力。根据对未来陕西省农民缴费意愿、人均收入、人均现金消费支出、财政收入等的预测,立足于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2050年实现城乡统筹的长远发展目标,利用定量精算等方法,对陕西省“新农保的实践模式进行初步设计,测算出不同年龄的缴费标准及政府补贴水平的动态变化路径,以达到既能保证农民基本生活又可逐步减少政府财政负担的目的。这将为“新农保在陕西省以及全国进一步推进的实践模式精算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具有现实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