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筛查情境下16PF测试中社会期许性反应的效应研究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胡文东;文治洪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教育学] 040201[教育学-基础心理学]
主 题:社会期许性 16PF 结构效度 预测效度 探索性分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人格测量
摘 要:随着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与选拔、征兵心理检测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学者和雇主不得不关注其中可能存在的应答偏差问题。其中社会期许性反应(Socially Desirable Responding, SDR)是影响测量结果信效度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社会期许性反应是指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反应自我评价的问题,使自己或别人看起来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种偏向,主要表现为“装好的现象。根据社会期许性的内容及程度,可以分为自我欺骗(Self-deceptiveEnhancement,SDE)和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IM)两个维度。社会期许性反应是人格测验误差来源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研究社会期许性如何对人格测验的结构效度、预测效度,以及基于人格测验的录用决策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Paulhus1998年提出的两因子模型为基础,编制适合于本土文化的社会期许性量表,即《心理筛查情境下社会期许性量表》;并根据心理测量学原理,验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二部分:以新编《心理筛查情境下社会期许性量表》为基础,探讨社会期许性反应对16PF测量效度的影响。首先,比较《心理筛查情境下社会期许性量表》高分组和低分组,以及不同测试情境下16PF结构效度的变化;其次,以新编社会期许性量表得分为指标,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对筛查情境下16PF结果进行校正,并检验校正后是否会提高16PF的预测效度和基于16PF的录用准确率。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心理筛查情境下社会期许性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大学生、军校学员心理筛查情境下社会期许性的测量工具;(2)通过相关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心理筛查情境与“一般情境下16PF各因子间结构变化不显著;同样,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也表明,“心理筛查情境与“一般情境下量表高分组和低分组,16PF次级因子理论结构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社会期许性只影响了某些因子得分高低,对16PF结构效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3)利用两种情境下SDR得分的差△SDR作为校正指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16PF在应征情境下的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16PF各因子的预测效度普遍提高,且稳定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三个因素的预测效度在0.01水平有显著提高;(4)SDR会对心理筛查情境下的选拔决定产生影响;利用△SDR对16PF进行校正后,能够明显提高“选优策略下的选拔正确率,当选拔比例在5%到10%之间时,校正效应达到最大,准确率提高10%左右;而“淘劣策略下,校正不会提高淘汰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