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典型增养殖海域有害赤潮生消过程及关键因子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俞志明
授予年度:2000年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摘 要: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s,HAB)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灾害,对我国近 海养殖业危害尤为巨大,研究赤潮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控制赤潮 的发生以及加强赤潮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 五重大项目“中国沿海典型增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动力学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 组近年来对胶州湾东北部养殖海域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营养状况,结合该区 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发生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两次硅藻赤潮的主要影响 因子;并应用胶州湾现场海水进行了室内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有害赤潮生消过程 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 对1998和1999年赤潮多发季节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水域海水的营养状况进行 了分析,并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应用NQI指数对该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 了评价。结果表明:(1)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赤潮多发季节TIN、DIP和活性硅 酸盐的含量均较高,远高于同期胶州湾大面观测站各营养盐的平均含量;该海域有机 污染物含量相对营养盐含量不高。(2)该海域春季氮、磷营养盐含量充足,水域属富 营养化水平;夏季该海域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磷酸盐水平相对较低,海域多数时间属 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平;但这种限制极易为外界补充所改变,如陆源输入、养 殖废水的排放等。(3)该海域为典型增养殖区,养殖废水对海域营养盐的补充有重要 意义,因此应当加强对该海域养殖业的综合管理。 对分别于1998年7月和1999年6月在胶州湾东北部增养殖海域发生的中肋骨 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和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赤潮生消 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发现赤潮生物量的升高常伴随海水pH值、溶解 氧(DO)含量的升高以及各营养盐(氮、磷、硅)含量的降低;认为在该海域较高 营养盐含量和较高生物量的情况下,赤潮发生前大规模的降雨过程及随后的气候条 件为赤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无机磷和活性硅酸盐含量相对于无 机氮显得较低,对该海域硅藻赤潮的生消过程起着控制作用。 采集胶州湾现场海水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培养实验,对影响赤潮生消过程的主要 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现场海水进行模拟培养时,排除了潮流、 风以及水团间交流混合等因素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影响,培养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 物量都存在增高的现象;在氮、磷、硅等营养盐含量充足的条件下,浮游植物可快 摘 要 中科院海洋所硕十毕业论义 速进入指数增长期,并较快发展形成赤潮,高浓度的营养盐常导致培养水体中浮游 植物的较高的生长速率,浮游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受到环境中营养盐含量的影 响:初始环境下营养盐的限制可抑制浮游植物的进一步增殖,发生赤潮水体中某种 营养盐的含量降低最终导致了赤潮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