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在后殖民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 收藏
在后殖民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

在后殖民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解读小说《耻》和《慢人》中库切的主体性思想

作     者:陈京明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秀银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耻》 《慢人》 后殖民 主体性 和谐社会 

摘      要:在后殖民语境中,主体性一直以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根据黑格尔和萨特的定义,主体性在这里主要是指一种主导性的身份和地位,即一种主导性主体,而他者则主要是作为其对立面而存在,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后殖民语境中的主体性,或主体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是后殖民理论家和所有后殖民作家所论及的主要话题。尤其是当面对处在后殖民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关注后殖民社会中各个民族的主体性问题,主体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以及各个民族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都将具有更为普遍的和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后殖民时期写作的南非著名作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个重任,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中都敏锐而深刻地关注和探讨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他的代表性力作《耻》中,他探讨了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在他的最近才发表的更具当今时代气息的小说《慢人》中,他把故事的场景放在了澳大利亚,因而从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进一步深刻反思和探讨了在当今不同民族日趋融合与混杂的社会尤其是后殖民地社会中,如何处理不同主体间,不同民族间关系的问题,从而达到最终能够构建一个各个民族间都能够平等地,自由地交流和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即要在后殖地甚至所有的国家中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各个民族就应该要能够做到放弃那种基于主体性原则之上的传统理性,从而真正做到不同主体间相处时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及平等自由地进行相互交流,对话和合作。这也正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性的理念,而作者库切在其两部小说即《耻》和《慢人》中,通过众多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其对写作本身的反思所揭示出的其对后殖民社会中主体性问题的思考所反映出来的也恰好是这样的理念。因此《耻》和《慢人》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者想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 从《耻》到《慢人》的创作过程还可进一步反映出这其实是作者自我心灵上对和谐社会向往和追求的一次精神之旅。然而在经济条件仍然落后的后殖民地社会中,由于在各个主体间经济条件发展仍然很不平等,再者由于作者把自我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诉求寄托于传统优越阶级主体在内心道德层面的自我觉醒上,以及每个主体在内心道德发展上被作者认为所固有的或天生的潜力上,因此其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只能在他自己所虚构的小说世界中得以实现,然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即在现实世界中,它只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尽管如此,然而在他的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理念仍然对于把我国进一步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各个民族和谐共存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分成四章,第一章是序言,主要介绍作家库切生平及其作品以及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在小说《耻》和《慢人》中所体现出来的后殖民时代的困境;第三章主要探讨和谐社会理想的构建与崩溃;第四章是结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