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 收藏
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

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

作     者:赵瑞宏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小飞;魏建忠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主      题:鸭肝炎病毒 血常规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 病理组织学 致病机理 

摘      要:本研究采用鸭肝炎病毒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3日龄雏鸭,通过临床观察发病情况、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动态病理学观察及DHV分布的测定,旨在揭示鸭肝炎病毒的致病机理。为进一步防治DVH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300只3日龄雏鸭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只,试验组240只,分别隔离饲养。试验组每只皮下注射病毒液0.2ml,观察和记录攻毒后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攻毒后6h、12h、16h、20h、24h、28h、32h和36h分别取18只试验鸭和6只对照鸭,采集试验组和对照组鸭的血液做血常规测定并通过离心分离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同时取其肝、脾、脑、心、肺、肾、胰和小肠,置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一部分切片经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另一部分用免疫酶组化法测定DHV的分布。留取部分肝组织切成1mm3的小块,经4℃3%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固定,按常规脱水、包埋、超薄切片、染色、置JEM-1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 人工感染后其临床症状为:试验组攻毒后12h鸭群的采食、饮水及精神状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8h试验组有2只死亡,死前表现出倒地、头后仰、两腿后蹬,即典型的角弓反张症状,约有20%的雏鸭表现精神不振。至24h已有12只雏鸭死亡,120只雏鸭精神不振,24~36h试验组鸭发病率100%,死亡率达80%,36h后死亡逐渐减少,5天后试验组鸭存活17只,并耐过康复。而对照组雏鸭饮食、精神状况均正常,除扑杀外无异常死亡。 血常规测定结果显示:感染DHV的试验组鸭的红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鸭在感染DHV 24h内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或略有下降,但24h后试验组鸭白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试验组鸭的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鸭的血液沉降速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血清Na、K、Ca、Mg、Cl、P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和尿素氮(BUN)含量变化不明显,而且血浆渗透压(OSM)的变化也不明显;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P0.01);血糖(GLU)浓度在攻毒后24~36h极显著下降(P0.01),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呈极显著升高(P0.01)变化,表明血糖下降和血脂升高;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分别从攻毒后20h和12h开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肝脏受损最明显,呈现急性、坏死性肝炎的病理过程。 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脾、肾、胰、脑和小肠各组织器官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心肌细胞和肺脏病变以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出血为主。肝组织主要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崩解,肝糖原减少,细胞核变形或核膜破裂。 应用免疫酶组化法对人工感染I型DHV标准强毒R株的雏鸭不同时间的肝、脾、脑、心、肺、肾、胰和小肠各组织石蜡切片的病毒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检测到DHV的顺序是:肝、肾、脾、小肠、肺、胰、心、脑。 由此作者认为,鸭病毒肝炎发病机理是病毒侵入机体后对肝脏的损伤最大,导致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引起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其次,对其它脏器的损伤,特别是对脑组织的损伤,加速了感染雏鸭的死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