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构建 收藏
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构建

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构建

作     者:李全磊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颜美琼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PICC 评估 循证护理 临床实践指南 

摘      要:背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高级血管工具,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静脉给药途径,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抗生素治疗等方面。然而在目前临床实际操作中,置管前评估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对置管前评估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环节,且评估内容是否正确、评估结果如何指导后续操作,均缺少足够证据予以说明。临床实践指南是针对特定临床情景,系统制定的帮助医护人员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性意见。相较于国外成熟的临床实践指南及其应用,我国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依然较少,缺乏严格意义上并特异于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研究人员及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我国实际医疗情况,找出PICC置管前评估的相关最佳证据,构建适合本土的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并正确有效地在临床应用,以期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之目标。 目的 了解患者选择留置PICC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了解目前PICC置管前评估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形成《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的系统评价》、《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前评估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知情同意书》、《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置管拒绝书》,构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及最佳实践信息册。 方法 本研究按照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制作程序进行。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成功留置PICC的20例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9位PICC专业护士、1位某品牌PICC导管公司临床专员、2位临床医生进行关键知情人访谈。对3所医院的PICC置管前评估实施过程进行参与式观察。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0份PICC置管知情同意文书进行文献内容分析。系统检索数据库及互联网站形成系统评价并获得相关指南。整合以上内容构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i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及最佳实践信息册。 结果 PICC置管患者获取PICC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护理人员、病友及医院宣传展板、医院工作经验,患者会权衡导管的价格与安全并选择穿刺点位置,患者会担心置管失败并存在认识误区,签署知情同意书时患者听从医护人员、别无选择或被病友成功经验所激励,患者对维护可及性考虑欠周全,选择足以信任的医院进行维护并认为维护繁琐。 PICC专业护士、临床专员、临床医生肯定了PICC置管前评估的重要意义,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静脉条件等多个方面,同时存在评估不全、第一评估人非穿刺者时或产生隐患、尚无评估表等问题。 10份PICC置管知情同意文书较规范地发挥着知情同意的作用,也出现了允许患者选择拒绝置管的置管拒绝书。但仍存在一些较为生硬、命令式的语言表达,个别医学术语表述存在错误。可参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版知情同意书对现有PICC置管知情同意文书进行改进。 通过系统地文献检索和评价,共纳入49项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包括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对49项研究共进行41项不同方面的Meta分析和20项描述性分析。检索获得涉及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16份,推荐意见中含23项PICC置管前评估相关内容,尚未发现特异于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 整合以上内容构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自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草案)及最佳实践信息册,包含置管护士、环境与设备、患者的评估、导管的选择、穿刺技术与穿刺部位、知情同意等6个方面共31项推荐意见。 通过德尔菲法对指南相关附件进行修订,使用AGREE临床实践指南评估系统对指南进行评审,最终形成《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及最佳实践信息册。 结论 通过完善、加强PICC置管的信息渠道和宣传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置管意愿。PICC置管前评估有助于患者进行置管决策和维护规划。PICC置管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前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PICC置管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需进一步改进以完善PICC的临床应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是基于我国临床现状、循证证据、患者意愿和偏好、专业人员的判断形成的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