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蒙古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及生物防治 收藏
内蒙古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及生物防治

内蒙古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及生物防治

作     者:鲍亮亮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洪友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主      题:生物防治 禾谷孢囊线虫 抗病品种 生物学特性 

摘      要: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 CCN, 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是为害大麦、小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麦类的生产。自1989年我国首次发现禾谷孢囊线虫以来,现今已经遍布我国11省市区,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重视。针对内蒙古麦类种植的特点,本论文系统的对禾谷孢囊线虫在内蒙古的的发生、分布进行了研究;为防治该病害研究了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规律,对内蒙古主栽小麦、燕麦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并对分离和筛选的禾谷孢囊线虫生防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内蒙古禾谷孢囊线虫的普查和系统调查,明确了禾谷孢囊线虫病在内蒙古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2009-2010年对内蒙古分别小麦和燕麦产区的禾谷孢囊线虫进行了普查,小麦种植区共调查9地区25个旗县的272个土样,其中呼市郊区、武川县、四子王旗、凉城县、化德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宁城县、克什克腾旗、扎兰屯、牙克石的孢囊侵染率为100%。燕麦产区调查6个市11个旗县的51个土样,其中化德县、太仆寺旗、正蓝旗的孢囊侵染率为100%,但是较小麦种植区孢囊数少。 在2009-2010年普查的基础上,2011年对内蒙古主要麦类作物种植区和孢囊数量较多的地区进行系统调查,小麦取样地包括6个市的14个旗县的95个土样,其中喀喇沁旗、宁城县、临河区、杭锦旗的孢囊侵染率为100%。燕麦种植区调查了3个市6个旗县的50个土样,其中察哈尔右翼中旗的侵染率最高为83.3%,但是孢囊数较低为0-5个。 对内蒙古春麦区的禾谷孢囊线虫在田间发生规律、分布特点以及温度对幼虫孵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的条件下线虫40d内持续孵化且孵化率最高,达到60%左右,30℃孵化率为50%,25℃仅为36%,30℃、35℃线虫卵不能孵化。小麦、燕麦、大麦的侵染规律基本一致。相比较燕麦和大麦,小麦更易受侵染,燕麦相对来说发病较轻。进行了小麦孢囊线虫在田间的分布的调查,孢囊在小麦田中0-10cm的土层中数量最大,随着土层加深,孢囊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水平距离孢囊的分布差异不明显。 在抗病性测定的试验中,供试燕麦品种的发病情况轻于小麦的品种,所测的12个燕麦品种中仅有白燕8号为高感,平均雌虫数为20.2。而22个小麦品种中9个为高感,13个为中感,且发病较重。所测品种中没有发现抗病品种。 在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和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样品共50余份,采取稀释法和诱捕法分别分离和筛选孢囊线虫的寄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以及捕食性线虫。经过盆栽试验和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筛选得到2株防效较好的真菌,命名为Z2和Z4,2种真菌对该病害防治效果均达到50%,孢囊衰退率分别为81.4%和72.9%。对Z2和Z4进行真菌发酵液死亡率测定,2种菌的校正死亡率均大于50%。Z2和Z4对卵和二龄幼虫寄生率试验,结果表明Z2对卵和二龄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10.9%和28.3%,Z4对卵和二龄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27.3%和32.8%。 通过对2种真菌的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确定Z2属于子囊菌科格孢腔菌目,相似度达到99%;Z4为拟青霉属。另外对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Z2无论是在酸碱性的适应范围还是温度的适应范围都比较广;菌株Z4对碳、氮源的适应性也较强,但是该菌在碱性条件下不适合生长,且不适合高温环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